几个平时不太来往的同学也围过来:
"晚晴,你刚才讲得太好了!"
"原来'山海'是你的项目啊,我室友一直在你们那儿买东西。"
"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进销存表格?"
这一刻,苏晚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可。不是因为她考了多少分,而是因为她真正理解并运用了知识。
回寝室的路上,金融系的学霸追上她:"苏晚晴,你刚才提到的品牌溢价模型,能不能再详细说说?"
她耐心地解释了自己的思路,对方听后恍然大悟:"原来理论知识可以这样用!"
晚上在储物间,韩梅梅兴奋地说:"现在整个金融系都在讨论你的案例分析!"
苏晚晴笑了笑,继续整理货品。她想起一年前,自己还因为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如今,她不仅能自信地表达观点,还能用亲身经历为理论作注。
这次课堂发言像一扇窗,让更多人看到了她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知识的价值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运用。当她将课堂所学用于实践,再用实践反哺理论时,才真正理解了学习的意义。
夜深了,她打开全国创业大赛的报名表。这一次,她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山海"的模式、团队的经验、还有那些宝贵的失败教训,都是她最有力的武器。
窗外的梧桐树已抽出新芽,正如她的事业,正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