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深入的思想交流碰撞

“还得定规则。”卡尔提醒,“不能强求,也不能乱堆。得有人登记,有地方放,坏了得修,丢了得查。”

“我可以负责建档。”娜娜说,“每件物品录入唯一编码,关联讲述者信息与音频记录,支持后续追踪。”

“场地呢?”有人问。

“活动区东侧有两个空舱室。”陈浩说,“一直当仓库堆杂物,清出来就行。贴个牌子,写上‘传声筒收件处’,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有人值班。”

“谁值班?”

“轮流来。”他说,“我第一个报名。”

苏珊翻开速写本,在首页写下“传声筒启动计划”,底下列出几项待办事项。卡尔掏出笔记本,开始画收纳柜的设计草图,嘴里念叨着尺寸和承重。

娜娜的光学模块微微闪烁,侧屏上的分类摘要持续滚动更新。

陈浩低头看自己写的框架,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等等。”他说,“我们是不是太快了?这才几分钟,就要建制度立规矩了?”

“不然呢?”苏珊抬头,“想法不落地,过两天就忘了。”

“我不是反对落地。”他摇头,“我是怕我们一上来就把这事弄得太重。本来是想留点轻松的东西,结果又整成任务指标,打卡签到,月底汇报。”

屋里安静了一瞬。

“你说得对。”卡尔停下笔,“上次文化节,我们也是这么开始的,最后变成了KPI考核项,谁参加几次活动能加分,搞得像挣工分。”

“那就定条死规矩。”陈浩说,“‘传声筒’不计分、不评比、不汇报。谁来做,是因为他自己想做,而不是为了被看见。”

“同意。”苏珊在本子上划掉“绩效关联”四个字。

“我也同意。”卡尔撕掉刚画的一半表格,“那就简单点,登记簿用手写的,柜子用旧材料拼,电不够就少开灯。”

娜娜沉默几秒后说:“已删除所有绩效关联算法模块。本项目将采用非量化追踪方式,仅保留基础存档功能。”

“这才像样。”陈浩咧嘴一笑,“咱们不是在建博物馆,是在留一口气。”

他转身看向白板,重新写下三个字:

**别搞砸。**

然后把笔丢进笔筒。

“第一期主题定了。”他说,“就叫‘我舍不得扔的东西’。”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一阵窸窣声。一个年轻工人探头进来,手里抱着一台老旧的游戏机。

“听说……这儿收老物件?”他有点紧张,“这个……是我爸留下的。他以前也在基地工作。我想讲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