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虫子爱扎堆。”陈浩抹了把额头的汗,“湿乎地方好生娃嘛。”
他把泡沫板钉在墙角几个关键反射点,又顺手清理了堵塞的排水口。干完活回到控制台,发现样本收集槽已经积了厚厚一层昏迷米虫。
“三个箱子不够用了。”他说,“待会儿得再去库房拖两个。”
屏幕上,绿色曲线平稳跳动。虫体逃逸率每分钟六十一到六十五只之间浮动,结构应力稳定在61%,鸡群活动恢复正常。
陈浩靠回椅子,从兜里摸出半块冷掉的压缩饼干啃起来。 crumbs 掉在胸前,他照例懒得拍。
“你说这些虫子聪明不?”他嚼着饼,“高层住不下就往里钻,听见音乐还知道躲。比某些人强多了。”
“生存本能驱动。”娜娜说,“它们不具备认知能力,只是基因编码决定了趋利避害的行为模式。”
“哦。”陈浩咽下一口,“所以它们蠢得很有规律。”
他喝了口水,把空瓶扔进回收桶,歪头看着监控画面。
粮堆深处仍有零星黑点在动,但速度明显减缓。声波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正慢慢把它们逼向表面。
“这频率能撑多久?”他问。
“按现有设备散热能力,可持续运行八小时。”娜娜回答,“之后需轮替冷却,否则扬声器线圈可能过热损坏。”
“那就定个闹钟。”陈浩掏出记事板,在“明日计划”栏画了个笑脸,“顺便写上:别让房子塌了,也别把鸡震傻。”
他摘下耳塞,揉了揉耳朵。控制室灯光昏黄,风扇呼呼转着,设备指示灯一闪一闪,像夏夜里的萤火虫。
娜娜的机械臂悬在操作台上方,光学镜头持续追踪数据流,蓝光微微闪烁。
陈浩打了个哈欠,眼皮有点发沉。
“你说咱们这工作算啥?”他嘟囔,“防虫队?工程师?还是兼职兽医?”
娜娜刚要回答,警报灯忽然闪了一下。
不是红色,是橙色。
低危预警。
陈浩立刻坐直。
“怎么了?”
娜娜聚焦西北角排水沟上方区域——那里本该是最后一批活跃信号点,此刻却出现了新的异常。
所有米虫停止爬行,整齐地转向同一个方向,头部微微抬起,像是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