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不小。”卡尔提醒,“几百个元件,逐个测试,得花好几天。”
“总比下次实验又崩强。”陈浩摇头,“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信息。不知道谁靠得住,组合起来全是赌。与其瞎拼,不如花时间摸清底细。”
苏珊打开记事本:“我可以写个监测脚本,实时追踪每个模块的输出稳定性。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报警降频。”
“加上这条。”陈浩在白板上写下“实时监控+自动保护”。
“还有。”卡尔补充,“组装时避开高风险搭配。比如不用老旧电容配合高频放大器。”
“对。”陈浩指着刚才画的链式反应图,“我们没法换新件,但可以聪明地用旧件。知根知底地用,不硬扛。”
娜娜已经开始执行程序。她的机械臂连接多个测试端口,依次接入不同元件。屏幕上跳出一个个独立窗口,显示耐久测试进度。
“第一轮样本加载完成。”她说,“预计六小时后得出初步结果。”
陈浩看着那些跳动的色块,忽然说了句:“以前我们当它们是零件,现在得当人看。”
“谁耐扛,谁娇气,心里得有数。”他笑了笑,“不然下次又是全员陪葬。”
苏珊合上笔记本,揉了揉太阳穴。“那咱们这实验室,快成元件养老院了。”
卡尔也笑了:“护理等级还得细分。一级照护和特级监护不能混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得对。”陈浩走到主控台前,重新坐下,“以后谁上岗,先看健康证。没体检报告的一律不准装机。”
娜娜的指示灯转为稳定蓝光,进入长效运算模式。她的数据库正在导入历史维护记录,结合当前测试数据,自动生成风险分布图。
绿色区域占了大半,集中在电阻和基础逻辑芯片;黄色区块多为电解电容和继电器;红色标记只有七个,全是高频滤波模块中的老型号电容。
“发现问题了吗?”陈浩盯着那几个红点。
“七枚电容性能严重衰退。”娜娜回答,“虽能通过基础检测,但在持续负载下响应延迟超过安全阈值。建议立即停用。”
“果然。”苏珊凑过来,“这三个还装在昨天的原型机上。”
“拆了。”陈浩直接下令,“哪怕影响进度,也不能留隐患。”
卡尔起身准备工具箱:“我现在就动手。”
“等等。”苏珊拦住他,“先把替换方案定下来。用哪个备用件,得先过风险评估。”
“你说得对。”陈浩点头,“不能再凭感觉换了。谁替谁,必须有依据。”
娜娜同步更新数据库,将七枚红色元件标记为“禁用”,并推荐三组绿色替代方案。每组都附带兼容性评分和预期寿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