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慧眼辨百草

纸上所列,非但毫无错漏,更有几种连他都需斟酌的冷僻药材,此子竟也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补充了他都未曾留意的细节。

“你……师从何人?”王执事忍不住问道。这般深厚的药理根基,绝非寻常野路子能及。

杨过早已备好说辞,只道:“幼时曾随一位走方郎中学过几年,后来自己多看杂书,胡乱记下些皮毛。”

王执事自是不信什么“胡乱记下”能到此境界,但明教之中藏龙卧虎,各有际遇,他也不便深究,只是态度明显热络许多:“秦兄弟过谦了。这第一试,你已通过。随我来第二试。”

这一试便刷下了近半参与者,多是只识得几味药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粗浅之辈。

第二试在一间厢房内进行,房内设有五张床榻,各躺着一名面色痛苦、呻吟不断的教众,皆是近日操练或执行任务时受的伤患,有刀剑外伤,有内息淤滞,也有热毒寒症。

“此乃第二试,诊疾。”王执事道,“限时两刻钟,需诊出五人病因,并开出对症方剂。由药堂两位资深执事共同评判。”

杨过神色不变,依次走到榻前。他诊脉的手法看似寻常,但指尖内力微吐,探查之精准细微,远非常人可及。

结合望、闻、问,不过一盏茶功夫,五人病情他已了然于胸。

开方时,他笔走龙蛇,所开方剂皆是对症之法,但用药却往往别出心裁,或在常见方中加减一两味,或用量稍显奇特,看似险峻,细思却又在情理之中,显露出不拘一格的用药思路。

两位评判的执事初时对其中一两处大胆用药略有疑议,低声讨论片刻后,却纷纷露出恍然与钦佩之色。

“妙!以三七合赤芍,化瘀而不伤正,此法甚巧!”

“此人热毒内陷,不用寻常黄连解毒,反佐以少量麻黄宣发,使邪有出路……胆大心细!”

两试皆以优异表现通过,王执事看杨过的眼神已大为不同,带着欣赏与期许:“秦兄弟果然深藏不露。”

两轮下来,通过者仅剩三人。

王执事面带笑容,对杨过等三人道:“恭喜诸位兄弟,已通过药堂入门试炼。自今日起,便可留在药堂,根据各自能力,分派处理药材、煎煮汤剂、或是协助诊治普通教众伤病等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