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里且等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是操作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旬范说:“除了清君侧,咱们还要让天下百姓认同侯爷是天选之子,天下归商乃是天意!”
寿常说道:“那么应该如何操作呢?咱们需要考虑和研究一下……”
庆辅说道:“例如天降陨石,石头上面有商侯的名号,岂不是天意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莱朱说道:“也可以编一些民谣,传唱出去,民谣的大意就是天下归商,民心所向,天意难违……”
商侯是频频点头,目光转向了伊尹。伊尹轻轻干咳了两声说道:“诸位言之有理呀!只是大家是否忘记了黄帝宝鼎一事?”
莱朱等人说道:“当然知道,愿闻其详?”
只听伊尹说道:“在天降陨石,还有民谣和童谣的同时,还可以传出一个预言,就说得宝鼎者得天下。只要咱们拿到了宝鼎,一切不都顺理成章了吗?”
庆辅不无疑虑的说道:“如果咱们传扬出去,那么就会人人都会前来抢夺宝鼎的,咱们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宝鼎的?如果一旦失手,岂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吗?”
湟里且随声附和道:“庆辅言之有理呀!”
伊尹淡淡地一笑说道:“其实咱们不一定非要得到宝鼎的。能够得到更好,如果得不到的话,各诸侯王国纷纷前来抢夺,自相残杀,正好也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并且还可以转移人们的视线。咱们最终的目的是谋天下,而不是取宝鼎……”
莱朱说道:“黄帝宝鼎可是有象征意义的,不容小觑啊!咱们可不要弄巧成拙啊!”
寿常和旬范纷纷点头,“黄帝宝鼎不得有失啊!咱们可以先取宝鼎,再传箴言,以免一语成谶!”
湟里且说道:“少康王曾经也是封禅定鼎的。少康王所定之鼎就是黄帝的宝鼎。”
伊尹说道:“以侯爷的德行和商国的仁政,咱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黄帝宝鼎不会随便出现的。除非是遇到有缘人,况且即使别人有幸得到了,也是驾驭不了的,只能带来灾难。或者根本取不走的……”
莱朱点头称是,“的确如此!别人得到了也是没有用处的,也许还会带来灾祸,会有血光之灾的。只有行善积德之人才能驾驭宝鼎的……”
寿常说道:“如此说来,咱们可以放出话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乱臣贼子去争抢黄帝宝鼎,两败俱伤吧?”
商侯说道:“宝鼎虽好,毕竟是身外之物,咱们能否得到,自然也是天意,不知何人能去寻找黄帝宝鼎啊?”
伊尹自告奋勇的说道:“侯爷,寻找黄帝宝鼎的事情是我提出来的,当然我要亲自前往,只是我还需要几个帮手……”
商侯问道:“不知先生想要何人帮忙,一同前往?”
伊尹说道:“在座的可以任选一位,还有就是一位王子……”
商侯大笑道:“这有何难?在座的哪个都可以,就莱朱和寿常吧!至于王子嘛,依我看,三个都可以去,让他们去锻炼一下,还有我的孙子太甲,让他也见见世面,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商侯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他想找继承者和接班人啦。在商侯三个儿子之中,他也是难于取舍的,只是他偏爱于长子太丁,原因也是很简单的,立长不立幼,一般继承人都是长子。
即使商侯偏爱于幼子,也是无能为力的。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既然说到了黄帝的宝鼎,自然不得不提一提禹王的九鼎。禹王大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禹为大司空之职,居九官之首。
自舜驾崩后,禹受禅,从天下臣民之心,即位阳城,都于安邑,国号有夏,自贬帝而称王。禹说自己德不及尧、舜。
禹王为天子,凤凰出于荆山来仪于阳翟。有神龟负图出于雒水,见灵文,遂以玄为瑞,故色尚黑,礼尚忠,牲用玄。命禺强、唐辰收天下精铜,铸为九鼎。命伯益图天下神奸鬼物于其上,各以一鼎象一州之物。
九鼎象征着九州。华夏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