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长夜倾宫(二)

伊尹传奇 LZ林子 2311 字 16天前

侯知性说:“往年君王以新妃告于天地宗庙,怪风连起,至今新妃亦无恙,天地宗庙亦有鬼灵?便有鬼灵,又能如何?”

司礼之官说道:“国家凡是有大事小情,必然要祷告于天地宗庙,祭祀祖先,巡行方国,乃是大势所趋,扬我国威,皇恩浩荡。”

侯知性说:“告于天地宗庙,在夏都即可,何必千里迢迢云游方国?”

司乐之官说:“不巡行则无以被管弦。”

卿士于莘说:“君王深宫媚歌巧舞,旦夕自乐,何必求弦月?且无管弦就不吃饭了吗?”

司乐之官说道:“管弦音乐乃是精神食粮,年年的流行趋势不同,有高山流水,又有下里巴人。音乐无国界,雅俗可共赏。”

侯知性说道:“音乐自然以高雅为主,粗俗的音乐如同污言秽语。流行音乐就如同流行感冒一样,流行过去就完啦,不会留下什么波澜。唯有清音可以永世流传。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侯知性什么都知道。

司户之官说:“不巡行则天下之户口不清,民俗不知,,而天下乱。”

少师曹触龙说:“难道一巡行户口即清,民俗即尽知,天下即治了吗?”

司户之官说道:“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了解人口结构,还有劳动力的数量,民俗也是不可不知啊!”

曹触龙说道:“你这是危言耸听!国家的户籍制度难道是形同虚设吗?还有各地的风俗民情,典籍之中都有记载,只要认真读书便可知晓。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司马之官说:“巡行则诸侯服,天下安;不巡行则诸侯乱,天下危。”

太师赵良说:“然则尧舜治天下,皆日日巡行之故,而黄帝阪泉之战,乃巡行不勤之弊端?”

司马之官说道:“君王只有巡行才能知道老百姓的疾苦,体恤民情,还有惠民政策的实施情况。只有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太师赵良说道:“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君王不巡行,还不是害怕劳民伤财,给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嘛……君王可是用心良苦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臣士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太师赵良问计于伊尹,“不知大圣人有何高见啊?”

伊尹当然知道三小二幸的用意,只是不愿意说破。伊尹眉头一皱,脱口而出说道:“太师诸公所言极是。君王诚有道,体恤民情,不愿劳民伤财,固无害于天下。不巡行亦未必非福呀!”

众人一听大圣人伊尹如此说话,纷纷都不说话了。有人张张嘴,是欲言又止。

太师赵良等人“咯噔”了一下子。因为赵良等人本意原不如此,他们故意反着说话,目的就是想要激怒朝士,让满朝哗然!想不到弄巧成拙,伊尹顺水推舟,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赵良故意又问了一句,“看来大圣人也是觉得君王不巡行为好?”

伊尹颔首道:“君王不巡行,可以省去舟车劳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岂不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太师赵良言于二幸,祥以告桀。

侯知性和武能言说到臣士之哗,桀王甚怒,欲出而戮之。说到朝士和三小的辩词,桀王心里疑虑顿生,大惑不解?等他们说了伊尹之言,桀王即得意而喜,觉得伊尹说的话有道理,就按伊尹说的办。

桀王遂命罢巡行,而天下之民省去了三四年的驿站骚扰啊!

桀王既然下令罢巡行,后来自于宫中思量,没有远趣方有悔意,又不好朝令夕改,只能作罢!三小自然也是不敢复请。桀王渐渐又想造作游玩。

妺喜逢迎圣意,出主意说:“君王与臣妾深处宫中,乐则乐矣,但是宫内宫外及四远之地,一有奸伪窃发,咱们怎么知道?何不起一层楼,遂阁上,接青霄,日夕登眺,则远近可遍,烽烟可悉见。如是则君王虽不设朝,亦可见群臣之然,,虽不巡狩,亦可见四方之动静,君王和臣妾不就可以常享富贵了吗?”

桀王心中大喜,说道:“朕久有此意,爱卿是真有远见。”

桀王遂命侯知性和武能言又役民夫数万采木,于宫中拆去容台,建作倾宫。但见那:

万桷千楹,四面八方皆有门户。下广上高,翔入云霄。乘高而望,居民若蚁蛭行,道如蚁群。山河绵绵尽万里贞之观,灯火荧荧照半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