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发粮

墨君赫轻轻拍了拍淑妃的手,安慰道:“爱妃莫慌,我朝兵强马壮,岂会怕这些蛮夷。只是如今局势复杂,需得谨慎应对。”

沈梦雪也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小手紧紧抓住墨君赫的衣袖,小声问道:“二叔,边关打仗是不是很危险?那些坏人会不会打到这里来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君赫摸了摸她的头,轻声说道:“小雪别怕,有叔叔在,还有众多将士们守护着我们,他们不敢打到这里来的。”

不多时,兵部尚书和大将军匆匆赶来,向墨君赫行礼后,兵部尚书忧心忡忡地说:“陛下,蛮夷此次来势汹汹,集结兵力不下十万,而我方边境守军数量有限,形势不容乐观。”

大将军抱拳请战:“陛下,末将愿率大军出征,定要将蛮夷击退,保我朝边境安宁!”

墨君赫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英勇可嘉,但此次蛮夷来犯,恐怕另有阴谋。朕意先派遣使者前往蛮夷营帐,探清他们的意图,拖延些时日,同时火速调集周边兵力增援边境。”

兵部尚书点头称是:“陛下圣明,如此既可避免贸然出兵陷入被动,又能争取时间部署防御。”

大将军虽有些急切,但也明白陛下的决策自有道理,便不再多言。

商议完军事策略后,墨君赫又叮嘱道:“此事关系重大,务必严守机密,切莫让朝中人心惶惶。”众人纷纷领命。

待大臣们退下后,沈梦雪仰起小脸,一脸坚定地说:“二叔,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大将军一样,保护我们的国家,不让坏人欺负。”

墨君赫看着她稚嫩却充满决心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笑道:“好,小雪有志气。不过现在你要好好吃饭,快快长大。”

而此刻,在遥远的边关,一场激烈的战争正悄然拉开帷幕……

数日后,派往蛮夷的使者传回消息,蛮夷此次兴兵,竟是受了国内某些心怀不轨之人的蛊惑,声称我朝宫廷内乱,国力衰微,有机可乘。他们提出无理要求,索要大量金银财宝、粮草牲畜,否则便要挥军南下。

墨君赫听闻后,龙颜大怒:“这些蛮夷简直欺人太甚!以为朕会怕他们不成?传朕旨意,拒绝蛮夷的无理要求,大军即刻进发,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大将军领命后,迅速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地开赴边关。一路上军旗猎猎,马蹄奔腾,士气高昂。

与此同时,墨未萧在朝中全力清查礼部侍郎的余党。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线索浮出水面,牵扯出的官员也越来越多。朝堂之上人心惶惶,不少官员人人自危。

墨未萧深知此事棘手,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堂动荡,但他毫不退缩,秉持公正,一一核实证据,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在后宫,淑妃和苏玺文联手对宫女、太监展开细致的梳理排查。她们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经过一番努力,揪出了几个与礼部侍郎暗中勾结的内应,及时消除了后宫的隐患。

沈梦雪在宫中也没闲着,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到这些大事之中,但她每天都会去御花园采摘新鲜的花朵,送给墨君赫、淑妃和皇后等人,希望能给他们带来好心情。

边关战场上,大将军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与蛮夷展开了殊死搏斗。双方你来我往,战况激烈。我朝将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武艺,逐渐占据了上风。

蛮夷见势不妙,开始耍起了阴谋诡计。他们佯装败退,引诱我朝军队深入,企图设下埋伏。大将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并未轻易中计,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前去试探,识破了敌人的阴谋。

随后,大将军将计就计,故意让蛮夷以为计谋得逞。当蛮夷伏兵尽出之时,我朝大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将蛮夷军队团团包围。喊杀声震天动地,蛮夷军队阵脚大乱,死伤无数。

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蛮夷元气大伤,再也无力进犯我朝边境。他们不得不派出使者前来求和,表示愿意归还之前侵占的土地,并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捷报传回京城,整个皇宫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墨君赫龙颜大悦,下令举行盛大的庆典,犒赏三军。

在庆典上,沈梦雪穿着漂亮的新衣,开心地在人群中穿梭。墨君赫看着活泼可爱的她,以及朝堂上下一片祥和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深知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与牺牲……

庆典当晚,皇宫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大殿内摆满了珍馐佳肴,歌舞升平。文武百官纷纷向墨君赫敬酒,祝贺边关大捷。

墨君赫端起酒杯,站起身来,目光扫视全场,大声说道:“此次边关大捷,多亏了诸位爱卿的齐心协力,尤其是大将军奋勇杀敌,保我朝疆土安宁。朕决定,重重赏赐大将军及此次参战的所有将士!”

大将军连忙跪地谢恩:“陛下洪福齐天,末将等只是尽了分内之事。”

接着,墨君赫又看向墨未萧:“太子此次在清查逆党一事上,表现出色,处事沉稳,公正严明,为朝廷肃清了隐患,朕深感欣慰。”

墨未萧恭敬地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

淑妃也微笑着起身:“陛下,此次后宫能够顺利排查隐患,多亏了皇后姐姐的悉心指导和众宫女、太监的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玺文谦虚地回应:“淑妃妹妹也功不可没,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沈梦雪坐在一旁,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热闹的场面。她突然灵机一动,跑到大殿中央,向众人行礼后说道:“二叔,各位叔叔阿姨,我也想给大家表演个节目,祝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众人纷纷鼓掌叫好。沈梦雪便欢快地跳起了她平日里学的舞蹈,动作虽然略显稚嫩,但充满了童真与活力,引得在场众人阵阵欢笑和掌声。

表演结束后,墨君赫将沈梦雪抱到身边,笑着说:“小雪真是越来越懂事了,这舞蹈也跳得极好。”说着,从腰间解下一块温润的玉佩递给她,“这是二叔赏你的。”

沈梦雪开心地接过玉佩:“谢谢二叔!”

就在大家沉浸在欢乐之中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陛下,不好了!宫外有一群难民聚集,说是家乡遭遇了罕见的旱灾,颗粒无收,无奈之下才逃荒到京城,请求陛下开恩救济。”

大殿内的欢乐氛围瞬间被打破,众人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墨君赫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说道:“传朕旨意,立刻打开城门,将难民妥善安置在城外的空地上,发放粥粮,先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户部尚书,明日一早你便着手统计受灾情况,商讨赈灾之策。”

“遵旨!”户部尚书领命后,匆匆退下准备相关事宜。

墨君赫看着满殿的臣子,语重心长地说:“诸位爱卿,我朝虽历经波折,但始终团结一心,方才度过难关。如今百姓受灾,正是我们为百姓分忧解难之时。希望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帮助百姓度过这场灾难。”

众臣齐声应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于是,在这热闹与忧虑交织的夜晚,皇宫内外又开始为新的挑战忙碌起来……

一夜过去,京城的天色渐渐亮起。户部尚书早早便来到户部衙门,召集下属官吏,开始紧张有序地统计受灾情况。各地的灾情文书如雪片般飞来,堆满了尚书的案桌。

与此同时,负责安置难民的官员们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在城外搭建起一排排简陋的帐篷,设立施粥点,确保每一位难民都能吃上热乎的粥饭。尽管条件艰苦,但难民们眼中还是充满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在宫中,沈梦雪心系难民,一大早便来到淑妃宫中。“淑妃娘娘,那些难民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吃饱穿暖?”沈梦雪一脸担忧地问道。

淑妃微笑着安慰她:“小雪别太担心,陛下已经安排了人手妥善照顾他们。不过,这赈灾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事,后续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沈梦雪握紧小拳头:“娘娘,我也想帮忙,您快教教我该怎么做。”

淑妃思索片刻:“你可以写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宫女们带给难民们,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支持。”

沈梦雪眼睛一亮,立刻回到自己住处,拿起纸笔认真书写起来。

而在朝堂之上,关于赈灾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加大赋税征收力度,以筹集更多赈灾资金;有的则担心此举会加重百姓负担,建议从国库拨款。双方争论不休,气氛一度有些紧张。

墨君赫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发言。待众人稍作停顿,他缓缓开口道:“加大赋税万万不可,百姓本就受灾,此时若再加重负担,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库虽有储备,但也要合理规划使用。朕认为,可先从各地富商处募集一部分钱粮,朝廷再给予他们一定的嘉奖和优惠政策。”

众臣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一道诏令迅速传遍京城内外,呼吁各地富商慷慨解囊,共助灾民。

消息传开后,一些有良知的富商纷纷响应,主动捐出钱粮。

然而,也有部分富商心存观望,甚至暗中抵制。其中,有一位名叫王财旺的富商,家财万贯却极为吝啬。他不仅分文未捐,还在自家店铺中抬高物价,趁机谋取暴利。

这一情况很快被墨未萧得知。他决定亲自前往王财旺的店铺,给他一个教训。

墨未萧带着几名侍卫,身着便服来到了王财旺的店铺前。只见店门口围满了百姓,正对着店内的伙计争吵叫骂。

墨未萧上前询问,一位老者气愤地说道:“这家店平日里价格就比别家高,如今灾荒时期,更是变本加厉,这不是要逼死我们这些穷人吗?”

墨未萧眉头紧皱,走进店内。王财旺看到有人进来,还以为是生意上门,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可当他看清墨未萧的面容时,心中一惊,隐隐觉得此人不凡。

墨未萧冷冷地看着王财旺:“你可知如今百姓受灾,朝廷正在大力赈灾?你身为富商,不思回报社会,反而哄抬物价,良心何在?”

王财旺心中虽有些害怕,但仍强装镇定:“客官,这做生意嘛,讲究的就是个买卖自由,价格高低那是我自己说了算。”

墨未萧冷笑一声:“哼,你若继续如此,休怪朝廷不客气。今日我便要你明白,国难当前,每个人都有责任。”说罢,他示意侍卫亮出身份。

王财旺见状,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太子殿下饶命啊!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这就改正,这就改正!”

墨未萧严肃地说道:“限你三日内,捐出一半家财用于赈灾,否则严惩不贷。”

王财旺连忙磕头应允:“是是是,小人一定照办!”

墨未萧离开店铺后,百姓们欢呼雀跃,对太子的英明果断赞不绝口。此事传开后,其他观望的富商们纷纷改变态度,踊跃捐款捐物,京城的赈灾工作得以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