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佛传儒道

雷鸣寺历代高僧的舍利子,穿成一串当佛珠?

那些高僧会不会死不瞑目啊……

云极可不管死人,

人家别的高僧念佛时手捻佛珠,一看就是得道高僧,气势不凡,老子念佛时手捻高僧的舍利,直接把气势拉满。

无人能及!

将法宝袈裟披在身上,试了试,还挺合身。

一看灵位,智葬。

原来是老方丈的遗物。

云极更不客气了。

“接你衣钵,袈裟也一起接了。”

云极在心里嘀咕了一句,穿上袈裟就要走,忽然看到袈裟下面压着的一个信封。

打开来看了看。

不是信,而是一份邀请函。

邀请雷鸣寺智葬大师讲经授法。

落款居然是玉麟书院。

“这是谁送来的信?”云极问那小和尚。

小和尚直摇头,他年纪小,刚来雷鸣寺没几年,不知道这封信的典故。

云极随后去找虚舟,终于得知了邀请函的来历。

原来邀请函是书院大祭酒亲手所写,邀请智葬大师去书院担任先生之职。

原因是智葬大师曾经受邀去书院与大祭酒论道,三天三夜之后,两人以平手而告终。

大祭酒与老方丈是老相识了,两人虽然门派不同,却是故友,只不过互相谁也不服谁,都想压过对方一头。

这才有了三天三夜的论道之举。

平手之后,大祭酒亲手送出一份邀请,想要让老方丈成为书院先生,无需住在书院,偶尔来几次,挂个先生的名头即可。

在大祭酒看来,

儒家有儒家的玄奥,佛门有佛门的底蕴,道家有道家的精髓。

儒释道,大可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邀请佛门高僧成为先生,大祭酒算是破天荒了,以往书院从未有过如此举动。

由此可见大祭酒不在乎门派之别,是个洒脱之人。

不过老方丈拒绝了这份邀请。

听到这段典故,云极好奇的道:

“既然老方丈拒绝去当先生,为何还留下这份邀请函。”

虚舟和尚唏嘘道:“方丈当时说了一句话,他说,并非贫僧佛法不精,难堪大任,而是以佛门之学教导儒家高徒,需要天命之才方可,贫僧没有天命,不过将来会有天命之人替我而来,佛传儒道。”

虚舟和尚在唏嘘感慨,认为老方丈连拒绝都说的如此精妙,既不丢了雷鸣寺的脸面,也让大祭酒有了台阶下。

然而听在云极耳中,却犹如一声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