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金箍棒认主 曹昂控己身

“曹休!”

“末将在!”

“你率部护住平民舰,不得让一只飞蛾靠近!”

“诺!”

曹昂再看向水镜,三位道人已只剩虚影。左首道人缓缓道:“大圣第三劫,乃争强好胜,与如来赌斗,终被压五行山下。今问世子:大道在前,众生皆求,可愿不争?”

此问一出,天地仿佛都静了下来。净坛舰的炮火声、士兵的呐喊声皆远去,曹昂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心跳。他望着远处璀璨的星河,那里藏着无数未知的星域,藏着迁徙舰队的未来。

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年他不解,为何父亲要夸江东的小儿。此刻却似有所悟:争,未必是刀兵相见;不争,亦非拱手让人。

金箍棒上的金光忽明忽暗,似在等待他的答案。而净坛舰的第一道防线,已在夏侯渊的冲击下摇摇欲坠,露出了内里盘根错节的金属骨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四节 防线初裂 星河暂歇待来朝

夏侯渊的虎豹骑如楔子般钉入净坛舰左翼,链锯刀劈开舱壁的火花,映照着将士们带血的脸庞。一名骑士被从舱内伸出的触须缠住,他反手将刀刺入触须,嘶吼着引爆了腰间炸药:“为了世子!为了中原!”

爆炸声中,舱壁被撕开一道丈许宽的裂口,露出里面蠕动的黑色肉膜。曹昂看得真切,那肉膜上布满无数眼睛,正流淌着浑浊的泪水——想必是被净坛舰吞噬的生灵怨念所化。

“以金光破之!”曹昂扬声道,将金箍棒指向裂口。棒尖射出一道金芒,如利剑般穿透肉膜,那些眼睛瞬间闭上,肉膜化作飞灰,露出里面闪烁着蓝光的动力核心。

“找到了!”夏侯渊狂喜,挥刀斩断连接核心的管线。净坛舰猛地一震,整个舰体的幽绿光芒都黯淡了三分。

此时曹休那边也传来捷报——飞蛾群失去痴威驱动,动作迟缓,被魏军逐一击落。平民舰上的百姓自发拿起武器,有的搬起石头砸向飞蛾,有的为受伤士兵包扎,甲板上虽混乱,却透着一股同仇敌忾的韧劲儿。

曹昂立于船头,望着渐渐平静的战场,心中百感交集。他低头看向金箍棒,那第三问仍在心头萦绕:“大道在前,可愿不争?”

他想起少年时与曹丕在梨树下争执,只为抢一个最大的梨子;想起随父征张绣时,因争功冒进,险些陷入重围;想起此刻身后的迁徙舰队,正是为了躲避战乱才远赴星海——争与不争,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某有一言,告于灵前。”曹昂对着水镜虚影朗声道,“大道若为苍生福,不争;若为独夫利,必争!”

话音落,金箍棒霞光更盛,竟在他掌心化作一枚金环,套在腕上。水镜中的三位道人相视一笑,化作点点星光消散。

净坛舰彻底失去了动力,如同一座漂浮的死城。魏军士兵正清理战场,将牺牲的同袍遗体收入棺椁,棺椁上覆盖着残破的魏旗。平民舰上,有老妪捧着热汤,颤巍巍递给受伤的士兵,孩童们则拾起散落的箭羽,学着大人的模样擦拭。

曹昂抬头望向星空,猎户座的参宿四正发出橙红色的光,如同一盏明灯。他知道,这只是迁徙路上的一场小战,前路还有更多未知在等待。但握着腕上的金环,看着身后的军民,他忽然觉得,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守住那份护弱之心,分清该争与该让,便终能寻到安身立命的乐土。

夜风拂过甲板,带着硝烟与星海的气息。曹昂转身走向舱内,准备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如何处置这净坛舰。他的步伐沉稳,银甲上的血迹在星光下泛着暗红,腕间的金环却亮得耀眼,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关于道与争的试炼,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