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趁机将智圣钥匙插入魏营石缝,孙权也命人将青铜虎符投入吴营石缝。三道光芒从石缝中射出,在链网穹顶交织成巨大的“四”字,却独缺唐圣对应的最后一笔——甘宁还在水下,九环印记的光芒尚未与玄石连接。
“甘兴霸!”孙权的呼喊在河谷间回荡,却只听到锁链的轰鸣。水下的甘宁正被一股暗流裹挟,九环印记的金光忽明忽暗,他隐约看见唐僧的虚影在水中向他招手,虚影手中的锡杖正指向玄石的顶端……
第四节 星图初拼接 蜀营暗藏关键图
甘宁在暗流中挣扎,九环印记的金光如灯塔般指引着方向。他看见唐僧虚影的锡杖指向玄石顶端,那里竟有个与印记形状相同的凹槽。他拼尽最后力气向上游,指尖刚触到石面,印记便猛地飞出,嵌入凹槽之中。
“嗡——”
四圣信物同时归位的刹那,通天河的锁链穹顶突然炸开,链环化作漫天星屑,在天空中组成完整的地球星图。玄石表面的甲骨文全部亮起,在星图中央拼出“地球之门”四个古字,字缝中渗出的光带将魏蜀吴三舰紧紧连在一起。
曹操的“孟德号”剧烈震颤,甲板上的青铜器物纷纷浮起,与星图中的“智圣”星位共鸣。他望着天空中属于魏营的星轨,忽然大笑:“孤就知智圣残片才是关键!这开门之权,终究归我大魏!”
刘备的“汉兴号”上,双鱼玉佩已与星图中的“仁圣”星位相连,玉佩裂开的缝隙中飞出无数红光,在空中凝成“仁德”二字。赵云看着那些红光融入星轨,低声道:“主公,看来先民早有安排,仁圣一脉掌星图核心。”
孙权的“江东号”则被蓝光笼罩,青铜虎符与“义圣”星位呼应,经卷在舱中自行翻动,每一页都与星图的某段轨迹重合。张昭指着经卷最后一页:“主公快看!这里记载着星门开启的口诀,需三营信物同时催动!”
三方正各自惊叹,星图突然剧烈闪烁,属于魏营的星轨竟开始偏离。曹昂惊呼:“钥匙在发烫!”他手中的智圣钥匙已变得通红,像是要融化一般,“星图在排斥我们!”
“是因为贪念未除!”刘备高声道,双鱼玉佩的红光突然暴涨,将偏离的星轨拉回原位,“曹操你若仍执迷于独占开门权,星图必毁无疑!”
曹操脸色铁青,却不得不命曹昂收敛气息。智圣钥匙的温度渐渐回落,星轨重新稳定。孙权趁机道:“玄石为钥,经卷为引,玉佩为核,三物缺一不可。依吴某之见,当由三方共掌开门之权,待星门开启,各派使者同行。”
陆逊从锈蚀舰中走出,手中捧着补全的星图拓片。拓片上,蜀营对应的位置果然是整个星图的中心,所有星轨都从那里延伸出去:“主公所言极是。拓片显示,蜀营的玉佩不仅是拼图,更是星门的坐标核心,没有刘备公的信物,即便打开星门,也找不到正确的归途。”
曹操死死盯着拓片,眼中贪婪与不甘交织。他知道陆逊所言非虚——星图上蜀营星位的光芒最为稳定,显然是先民特意安排。曹昂在他耳边低语:“父亲,不如先假意应承,待星门开启,再夺玉佩不迟。”曹操微微颔首,算是默认。
刘备看穿了曹操的心思,却不动声色,对赵云道:“传令下去,加固玉佩的防护。归乡之路,若少了魏吴相助,单凭我蜀营也难成行,但这核心之权,绝不能落于野心家之手。”
孙权将经卷收起,青铜虎符的蓝光与刘备的红光、曹操的青光在星图中交织成网。他望着天空中缓缓旋转的“地球之门”字样,忽然想起甘宁带回的侦察舰日志最后一句:“三营若能同心,四圣魂归,星门自开;若仍各怀鬼胎,便是玉石俱焚。”
通天河的水面渐渐平静,锁链化作的星屑在三舰周围形成光雾。甘宁被吴兵救上“江东号”,眉心的九环印记已与玄石顶端的凹槽融为一体,他望着天空中的星图,喃喃道:“先民的盟约,终究要靠我们来兑现。”
夕阳西下,将星图染成金红色。魏蜀吴的楼船依旧保持着戒备的阵型,却在星图的连接下,形成微妙的平衡。曹操站在船头,望着蜀营方向的红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发烫的玉带扣;刘备轻抚双鱼玉佩,玉佩的温度恰好与他掌心的热度相融;孙权则展开经卷,与张昭研究着开启星门的口诀,经卷的银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夜色渐浓,星图的光芒却愈发明亮。玄石在水面上缓缓旋转,石面的甲骨文开始倒数,像是在为星门开启倒计时。没有人知道,这场因开门权引发的纷争,会在归乡之路的尽头走向何方。但每个人都清楚,从玄石与玉佩拼接的那一刻起,三国的命运,已与那扇遥远的地球之门,紧紧连在了一起。
链网散尽的通天河上,只有三艘楼船的灯火在星图下摇曳,如同三颗在宇宙中漂泊的火种,既照见了归途的希望,也映出了人性的深渊。而锈蚀的侦察舰残骸,仍静静躺在水底,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先民的警示——归乡之路,从不是靠争夺,而是靠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