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浮城归本位 原躯化星链

他又指向三祖星链:“而三国城堡的迁徙,看似是为躲避灾厄,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觉醒。归位者早已预见今日之劫,他们将浮城的终极净化功能,封印在‘忠义’‘仁德’‘勇武’三种文明火种之中——”

“魏之忠义,如铁壁般坚韧,能镇住浮城的根基;”

“蜀之仁德,似春雨般温润,可滋养浮城的灵脉;”

“吴之勇武,若惊涛般澎湃,善驱动浮城的引擎。”

老者的话语如惊雷落地,震得所有人都呆立当场。姜维想起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执着,曹昂忆起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奈,陆逊则念及孙权“坐断东南”的隐忍——原来那些看似充满争议的抉择,竟都是激活浮城功能的钥匙。

铁壁号的观星台上,曹昂的心情愈发复杂。他望着那条赤金色的星链,链节上的“魏”字仿佛活了过来,在星光照耀下跳跃闪烁。先祖的忠义之火,确实点燃了浮城的根基,可这份功劳,难道不该由魏国来独享?他再次握紧怀中的虎符,符身的星宿纹与星链的节点产生了微妙的共振,发出细碎的“嗡嗡”声。

“公子,虎符乃镇国之宝,不可轻动。”朱光副将察觉到曹昂的异样,低声劝谏,他的目光落在星链上,带着敬畏,“三祖星链自成体系,强行干预恐遭天谴。”

曹昂却没有理会,他的目光被星链与太极图的连接处吸引——那里的能量流动最为剧烈,也是控制整个平衡系统的关键。只要将虎符的力量注入此处,铁壁号便能成为双生浮城的绝对核心,魏国的荣光将照耀整个宇宙!

此时,三祖星链突然发出一阵清越的共鸣,赤金、赤红、湛蓝三色光芒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光网,网中浮现出归位者迁徙的历程:他们如何离开地球,如何建造浮城,如何与灾厄周旋……最后一幅画面,定格在三艘浮城并肩驶入轮回之界的瞬间,画面下方刻着一行星文:“归位之时,亦是归家之日。”

“归家之日……”曹昂喃喃自语,心中的野心与对家园的思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他想起了许昌城的牡丹,想起了邺城的铜雀台,想起了那些在战火中失去家园的百姓……这些念头让他握着虎符的手微微颤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先祖的阴影很快占据了上风。曹操横槊赋诗的雄姿在他眼前浮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在耳边回响。曹昂猛地抬头,眼中闪过决绝,他抽出怀中的虎符,左半“铁壁镇元”四字在星链光芒下熠熠生辉,“先祖的伟业,岂能半途而废?”

朱光见劝阻无效,急得满头大汗,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曹昂走向星链与太极图的连接处。铁壁号的铠甲纹路突然发出警示红光,星图仪上的引力参数开始剧烈波动,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警告这位冲动的世子。

暗影浮城上,姜维望着曹昂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执念如魔啊。”他令士兵们做好防御准备,以防星链失衡波及本城。水蜃号上的陆逊则羽扇轻摇,低声对吴老道:“看来,有些道理,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明白。”

第三节 虎符反噬 魏字灼痕变归文

赤金色的星链在曹昂靠近时,链节上的“魏”字闪烁得愈发急促,仿佛在发出无声的警告。曹昂却将这视作先祖的召唤,他高举虎符,符身的“铁壁镇元”四字射出刺眼的红光,如两道利剑,直指星链与太极图的连接处。

“以魏室血脉之名,引星链之力,镇此乾坤!”曹昂厉声长啸,声音在虚空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将虎符猛地向前推送,试图将符身的力量注入星链的节点。

就在虎符即将触及星链的刹那,异变陡生!

赤金色星链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白光,链节上的“魏”字瞬间扭曲变形,化作无数个旋转的“归”字篆文。一股灼热的力量从星链中喷涌而出,顺着虎符逆流而上,如岩浆般涌入曹昂的手臂,所过之处,铠甲上的“魏”字印记纷纷炸裂,火星四溅!

“啊——”曹昂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他感到自己的经脉仿佛被烧红的烙铁烫过,每一寸血肉都在尖叫。他想松开虎符,却发现符身已与手掌粘在一起,那些“归”字篆文如附骨之疽,顺着他的手臂攀爬,很快便蔓延至胸口。

铁壁号的观星台剧烈震颤,曹操的虚影在舰身上痛苦地扭曲,长槊上的星霜纷纷剥落。星链的反噬之力顺着舰身蔓延,青铜铠甲的纹路寸寸断裂,青金色光浪变得狂躁不安,太极图的平衡被彻底打破,黑白鱼眼开始疯狂旋转,带动着暗影浮城也剧烈摇晃起来。

“公子快放手!”朱光扑上前,挥刀斩断曹昂手臂上的“归”字篆文,刀刃与篆文碰撞,发出刺耳的“滋滋”声,火星溅在朱光的脸上,烫出数个细小的燎泡。他嘶吼道:“这不是先祖的意志,是灾厄残留的恶意在作祟!”

曹昂在剧痛中猛然惊醒,他望着手掌中那枚烫得惊人的虎符,符身的“铁壁镇元”四字已蒙上一层黑雾,与之前灾厄的气息如出一辙。那些顺着手臂攀爬的“归”字篆文,正在他的胸口凝结,形成一个巨大的烙印,灼热的疼痛让他想起了父亲曹丕临终前的眼神——那眼神中,有嘱托,有担忧,唯独没有对霸权的渴望。

“父亲……”曹昂喃喃自语,胸口的灼痛让他醍醐灌顶。他终于明白,先祖曹操的“归心”,并非让天下归魏,而是让人心归于安宁,让文明归于传承。所谓“归”,不是征服,而是回归宇宙的本源,回归文明的初心。

赤金色星链似乎感受到了他的醒悟,反噬的力量渐渐减弱。那些“归”字篆文停止了攀爬,在曹昂的胸口形成一个完整的“归”字烙印后,便缓缓退回星链,只是烙印的灼痛却久久不散,仿佛要将这个道理刻进他的骨髓。

曹昂踉跄后退,手掌中的虎符“当啷”落地,符身的黑雾在星链的白光中渐渐消散,露出原本的玄铁本色,只是“铁壁镇元”四字旁,多了一个细小的“归”字刻痕,与他胸口的烙印遥相呼应。

铁壁号的震颤渐渐平息,铠甲纹路的警示红光转为柔和的金光,星图仪上的引力参数重新稳定下来。双生浮城之间的太极图也恢复了平稳的旋转,只是经历此番动荡,图中的黑白鱼眼都黯淡了几分,仿佛苍老了许多。

曹昂捂着胸口的“归”字烙印,剧烈地喘息着。烙印虽痛,却带来一种奇异的清明——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在太学读书,先生讲解《易经》“天下同归而殊途”时的情景;想起了随父亲征战时,看到百姓流离失所而产生的恻隐之心;想起了诸葛亮《出师表》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赤诚……这些被野心掩盖的记忆,此刻如潮水般涌来,冲刷着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