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串)地火噬玄基 引力照迷途

观星台上,刘备望着“天市垣”中闪烁的客星,想起孔明说的“不信”二字。他解下腰间玉带,玉扣碰撞发出清响,竟与韩暨被押走时镣铐的声音同调,那声音“叮当—叮当”地响着,在夜风中传得很远。帐内地图上的墨滴已晕成血状,恰好将“许都”与迁徙城堡的迁徙路线连成直线,宛如一条绷紧的弓弦,而他自己,正站在箭尖之上。月光透过帐篷缝隙照在地图上,他看见“许都”二字的笔画里,不知何时渗进了许多细小的沙粒,那些沙粒聚在一起,隐约组成了韩暨的脸。

第三节 霜刃吹雪 云长单骑破敌阵

迁徙城堡外的晨雾浓得化不开,像是有人把墨汁泼进了牛奶里。曹休的熟铜狮盔在雾中若隐若现,盔顶的红缨已被寒气冻成冰条,每根冰条里都裹着细小的魏国旗碎片。他麾下投石机抛出的巨石带着破空锐响,砸在城头时迸出的碎石竟嵌着魏币——刘备拾起一块,见币面的“五铢”二字已被磨平,露出底下私铸的“曹”字,那字的笔画边缘有齿痕,像是被人用牙咬出来的。张飞的床弩射断投石机臂时,机臂木屑中掉出半片竹简,上刻“孟德新令:秋七月,击汉于秦岭”,墨迹竟用的是蜀地特产的“朱砂墨”,而朱砂里混着细小的发丝,刘备认得那是张飞帐下一名文书的头发,那人三个月前在押运粮草时失踪了。

“冰河阵”的玄冰散撒出时,刘备看见冰雾中浮着无数魏军兵卒的脸——那是长坂坡、赤壁、汉中之战中死去的亡魂,此刻都凝在冰层里,睁着眼望着迁徙城堡。那些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却都聚焦在城堡顶的“汉”字大旗上。关羽出阵时,赤兔马蹄踏碎的薄冰下渗出暗红液体,顺着马掌纹路流成小涧,竟在地面绘出魏国的疆域图,其中“许都”的位置积了个小水洼,像一滴凝固的血。青龙刀劈开第一重敌阵时,刀风卷起的雪沫里夹着魏国童谣:“汉祚尽,曹公王,千里冰封归许都”,那童谣声细若游丝,却又无处不在,像是从每一粒雪花里发出来的。

小主,

夏侯尚的长枪刺来,枪缨上的红穗原是蜀锦所制——刘备认得那是去年荆州失守时,糜芳部遗落的物资,锦缎上还留着荆州特有的江水纹。关羽刀背磕开长枪,震落的枪头铜箍内刻着小字:“建兴三年,督造官韩暨”,字迹被枪油浸得有些模糊,却仍能看出“韩”字的竖钩特别长,那是韩暨刻字时的习惯。曹休的丈二蛇矛与青龙刀相击时,矛尖迸出的火星竟组成“囚”字,刘备在城头望见,忽觉心口一窒,仿佛那字正刻在自己喉间,连呼吸都带着铁锈味。

藤甲兵的藤甲浸着桐油,油中漂浮着蜀地特有的“川芎”——此药本是治伤,却被熬成毒油。关羽挥刀拨打的毒箭镞上,刻着“司金中郎将署”的火漆印,箭杆尾羽用的是迁徙城堡御花园养的孔雀翎,那些翎羽上的眼斑被毒烟熏得发黑,像是无数只死鱼的眼睛。寒潭之水涌出时,水面浮着无数魏旗残片,其中一面小旗的边角绣着“韩”字,正是韩暨督造的制式,旗面上还用金线绣着一只展翅的凤凰,那是韩暨亡妻的闺中绣样。

关羽插刀入冰的瞬间,青龙刀吸收的地脉寒气在刀身凝成霜花,竟组成“兴复汉室”四字。刀身震颤时,发出的嗡鸣与迁徙城堡的定星盘共鸣,刘备听见盘中传来细碎的金石声,宛如无数竹简在同时翻动,那声音越来越响,最终汇成一片“沙沙”声,像是有人在急速翻阅《出师表》。曹休败退时丢弃的令旗插在冰面,旗竿竟是用迁徙城堡流失的“玄木”所制,木纹里还留着当年张飞刻下的“汉”字刀痕,只是那刀痕已被人用魏漆填过,此刻冰层融化,露出底下未被覆盖的部分,像一道新鲜的伤口。

夜巡时,关羽在青龙刀面上看见的魏兵身影,穿着的竟是迁徙城堡的备用甲胄。甲叶间露出的腰牌刻着“陈到”二字,却被人用浓墨涂改成“魏”,墨迹在刀光下泛着紫光,像是某种特殊的药水。他抚摸着赤兔马被毒箭擦伤的马腿,发现伤口周围的鬃毛里缠着一缕青丝——那是韩暨亡妻的发式,他曾在密函火漆印的缝隙里见过同样的发丝,发丝上还沾着一点胭脂,颜色与韩暨平日用的印泥一模一样。

第四节 星幡逆转 孔明借法破迷阵

黄河故道的迷魂沙阵中,沙粒打在迁徙城堡上发出的声响,竟与当年博望坡曹军烧寨时的噼啪声同调。刘备拾起一粒沙,见沙中嵌着半枚魏兵的牙齿,齿缝里卡着蜀米——那是去年北伐时,被魏军劫走的军粮,米粒上还留着押运士兵用指甲刻的“汉”字。张飞盾牌上的沙孔泛着青黑,孔壁上凝着的毒霜,与当年周瑜中箭时的箭毒成分相同,只是毒性更强,盾牌的木质纹理里渗出褐色的汁液,像是在流泪。

赵云在沙暴中遇见的枯骨,手骨上还戴着蜀汉特有的“护指”——那是弓箭手专用的皮制护具,边缘刻着各营的番号,其中一个护指上刻着“云”字,是赵云当年赏赐给亲兵的。夏侯茂的方天画戟挂着的骷髅头,其中一个颅骨上有道箭伤,正是黄忠当年在定军山射穿的痕迹,箭伤周围的骨头上刻着极小的“汉”字,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落星坡的黑色巨石,石面上的星图被人用魏碑体刻了“曹”字,却在笔画深处藏着孔明早年的题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书”,题字的墨色已渗入石纹,与魏碑的刻痕相互交错,形成一种诡异的图案。

孔明摆下的七星灯,灯油用的是迁徙城堡秘藏的“万年油”,那是取巴蜀深山中万年松脂熬炼而成,燃灯时飘出的香气与五丈原禳星时的气味无二,只是此刻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七盏青铜灯按北斗形状排列,灯芯爆出的灯花竟化作星芒,与天上的劫云遥遥呼应。劫云落下的燃烧星辰,核心竟裹着魏国的“司南”——指针已被烧熔,却仍固执地指着南方,针体上刻着的“魏”字被高温灼成了焦黑的“鬼”字。

韩暨刺向孔明的剑,剑鞘上刻着“蜀造”,内里却淬着魏国的“见血封喉”,剑柄缠着的丝绦正是刘备赏赐给功臣的“云锦”,此刻丝绦上的凤凰纹样已被毒血浸染,变成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蝙蝠。刘备握住孔明的手,发现他掌心刻着北斗七星的血痕,与自己袖中瓦当上的裂纹完全吻合,当两人的血液在掌心交融时,瓦当背面的“魏武”二字突然渗出血水,“武”字的斜钩化作一道泪痕,滴在刘备的玉带扣上。

窗外升起的赤色将星,光芒里浮动着无数人脸,刘备认出其中有曹操、袁绍、吕布,还有……自己。那些人脸都在无声地张口,像是在念诵某种咒语,将星之下的魏城轮廓逐渐清晰,城砖竟是用迁徙城堡流失的神木烧成,每块砖上都刻着一个“汉”字,却被人用石灰涂成了“魏”,石灰层下渗出的神木油脂在月光下泛着荧光,组成了“兴复汉室”的字样,只是“复”字始终被阴影覆盖。

当赵云将星幡插入落星坡的“天权星”方位时,幡上的北斗七星突然发出刺目的光芒,一道银色光柱直冲云霄,将迷魂沙阵的黑气撕开一道裂缝。沙暴中浮现出无数魏军亡魂的脸,他们都在哭喊着“还我命来”,声音汇聚成巨大的声浪,震得迁徙城堡的定星盘剧烈旋转。孔明在七星灯阵中口诵禳星咒,每念一句,就有一盏灯变得黯淡,当念到“天权星明,地脉归正”时,第七盏“摇光”灯突然炸裂,灯油溅在孔明的袍角,瞬间烧成了“魏”字形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