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五丈原归位 洛阳城留痕下

正说话间,忽闻城西喧嚷之声。但见一垂髫童子,赤足散发,衣襟凌乱,跌跌撞撞奔至墙前。此子正是城南顽童小石头,因听闻迁徙城堡现异象,心急如焚,连草鞋跑掉一只亦未察觉,单足跳着赶来,模样狼狈却透着执着。

他仰首凝望墙面,恰见司马懿断发刺血之景。但见画面中,老将军白发如雪,形容枯槁,手持滴血佩刀,在墙上涂写“罪臣”二字,每一笔皆似用尽全身气力,字迹扭曲如蛇行,暗红血迹顺着斑驳墙面蜿蜒而下。小石头瞪大双眼,手指紧紧揪住衣角,关节因用力而发白,喃喃道:“原来大人也会哭……”

忆及昨日之事,小石头眼眶顿红。彼时,他偷食邻家新炊麦饼,被母亲知晓。母亲平日温和,从未重责于他,此番却气得浑身发抖,举着竹枝的手悬在半空,终究不忍落下,只转身掩面而泣。他当时满心委屈,躲进柴房生闷气,此刻见司马懿老泪纵横,方知那泪水背后藏着多少愧疚。

正自神伤间,忽有微风穿堂而过,卷起地上枯叶。墙面光影如水中涟漪,渐渐模糊消散。唯“思过堂”匾额处,留下一道逆幡角的光影,宛如一抹永不褪色的印记。那光影幽蓝深邃,边缘泛着细碎金芒,似在诉说岁月沧桑。

小石头鬼使神差伸出小手,轻轻触摸那道光影。指尖触及墙面,顿感寒意彻骨,仿佛触到千年寒冰。正欲缩回,却觉有一股暖流自指尖涌入,如春日融雪,顺着经脉游走全身。那暖流中,似有千言万语,又似蕴含着无尽力量,令他心中悸动不已。

恍惚间,他眼前浮现出五丈原上诸葛亮星陨的画面:秋风萧瑟,七星灯灭,一代智星化作青鸾,振翅飞向北斗。又想起自己误入逆幡奇树时,所见尸山血海之景,耳畔似又响起将士们的哀嚎。种种画面交织,如惊雷炸响在心头。

“扑通”一声,小石头双膝重重跪地,额头触地,恭恭敬敬磕下三个响头。每一次叩首,皆似要将心中悔恨与决心一并融入大地。起身时,那双往日灵动狡黠的眼眸,已褪去稚气,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清明。

他握紧双拳,对着墙面郑重发誓:“小石头今日立誓,往后定听母亲教诲,不再偷摸耍滑。若见人有难,必倾力相助;若遇不平事,定仗义执言。若违此誓,便如这枯叶,任风吹散!”话音未落,忽有一片枯叶飘至面前,被风卷起,转瞬消失不见。

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城堡墙面,将那道逆幡光影染成血色。小石头望着渐渐黯淡的光影,心中豁然开朗。他弯腰拾起地上草鞋,拍去尘土,穿在脚上,转身大步离去。那小小的身影,在夕阳下越走越远,却走得无比坚定,仿佛背负着某种使命,又似朝着崭新的人生迈进。

是夜,五丈原灵核迷宫中,那封“未来灵核学者之邀”的玉函突然发出柔光,朝着洛阳方向轻轻震颤,仿佛在回应着什么。玉函的光芒越来越亮,照亮了整个迷宫,仿佛在传递着某种神秘的信息。洛阳忏悔之树的年轮里,逆幡结晶纹理愈发清晰,似在诉说一段未竟的前缘。那纹理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也在预示着未来的发展。

星归五丈,照亮的不仅是历史的天空,更是世人的心灵。那璀璨的星光,如同明灯,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幡落洛阳,留下的不仅是奇树的传说,更是对善恶的警醒。保持善良,不要被欲望所蒙蔽。灵核迷宫藏慧剑,那些蕴含着智慧的谜题,如同锋利的宝剑,斩断人们心中的困惑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