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治水

战洪72小时 霂子已 2382 字 5个月前

“你小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老当益壮!”

他说完,走上去,踩得更猛,木轮吱吱声刺耳,像在抗议。

而随着翻车一圈又一圈,那些老人才又默不作声地又走回……陈晓峰也只是想要用语言刺激他们让他们不要再逞强了,没想到居然……起了反效果,

一方面,陈晓峰也敬佩他们,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担心他们的身体,看来刺激还是不够,他想着又要往前走,却被一只手拉住,后侧他的父亲陈明远对他轻轻摇头,接着拉他到一旁道:“等你年纪再大一些……你就懂了。”

陈晓峰也只是喃喃:“可翻车太慢了……他们身体……算了。”

陈晓峰在天边泛白中,看着雨势和水位,就在他从水道过来后,不少水已漫过田埂半米……

“算了,我不说了!我去挖水道,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陈晓峰说完,跑去水道,继续和村民们扛着锄头挖,泥水飞溅,可挖了会儿,却感觉不太对,随后放下锄头,“大家都歇一会儿,我算算……怎么样我们能最省力,路线最短……最有效……”

晓峰皱眉,推了推眼镜,低声道:“其实,做了这半天……水位降了,可余水缓冲不够,田埂这样下去迟早得淹……”

他跑向水道,仔细看着村民们手下锄头中的泥水飞溅,水流涌入却略显紊乱。

再看一眼上游的翻车,齐心协力,他想到了什么……“别挖了!都停!这不太对……”

眼看众人放下锄头,他接着喊道:“大家都歇一会儿,我算算……怎么样最省力,路线最短,最有效……等着我!别浪费力气!”

他说完,转身打开笔记本,屏幕亮起,快速用村中的地图分别标记好,才是回忆大学时读过的《天工开物》,古人用翻车提水,也用简易水坝缓冲洪流。他喃喃:“爷爷的翻车……古人的智慧……”他敲击键盘,计算水流速度与地势,喊道:“撑伞的过来!拿树棍跟上标记!”一个村民撑伞遮雨,他抓起树棍,指着水道:“这儿!这儿挖一米深先!”“这儿两米……”“这儿……”他抱着电脑规划好的是一条省时省力的水道线路……

村民对她这个大学生是有敬畏和尊重的,可也疑惑——

“小峰,你这指的是啥意思?”

陈晓峰尽量冷静地用他们能听懂的话分析道:“大家别急,我算过了,这是最好的路线,而且,我结合古人治水的方式,其实,治水不只堵水,还要用土石堆坝,形成层层缓冲。所以,我想咱们水道得改成梯形,分级递进,水流慢下来,还能自己慢慢随着水土下滑,逐渐形成小型堤坝!”

所以,他接着指向田埂低处:“这儿……堆土石,像我电脑上示意那样,咱们,效仿古人——挡一挡水势。”

此刻,陈德水刚被替换下来,他喘着粗气,拄着拐杖一步步走来,浑身都发抖,可听到古人,脸上露出笑容和沙哑道——

“不错,这梯形水坝?六十年代,我们也堆过,可是……只是土堆子,挡水用,可没你这算计……你这有什么好的原理?”

陈晓峰看到爷爷没事,也是心中松口气,同时还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其实……爷爷,我刚才说话不好听,但是……”

“爷爷都懂。你说你的原理,别浪费时间。”

陈德水也暗暗松了口气,还好刚才没揍这小子,他还是器重小孙子的。

陈晓峰便回归视线道:“爷爷你看,其实这都是你的翻车给了我灵感。我想到大学时候,学的《天工开物》里,翻车提水,旁边常堆土石坝,层层减速,水流不冲田。然后,我再用数据优化,把从天工开物……或者说,我把古今的技术都借鉴来了,咱们就挖深浅不一的水道,土石堆成小坝,省力又管用!这样拖个72小时也许不成问题!”

陈明远大老远就看他们聚成一团不干活了,不知道出什么事,赶紧走过来,擦了把脸,听了会儿才过来说——

“小峰,你这些土石村里倒是有,不过,你得确认古人那套能行。”

陈晓峰坚定道:“行的,数据不会骗人,我都算好,水流速度每秒2米,挖一米深减速20%,两米深再减30%,土石坝再挡一半,田埂压力就小了。”

陈明远虽然对机械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远不及后来的陈晓峰,但看电脑上的数据没有问题,便是拍他肩——

“那干吧!”

“我们听文化人的!”

“大学生说的肯定没错!有知识!”

看着村民们听话又愿意动,陈晓峰也松口气,随后,就是开始按照标记挖水道。

起初是一米深段,水流涌入,稍缓;

然后是两米深段,水流沉底,减速明显。

一段段往前,陈德水歇不住,也加入了带老人们帮助寻找土石,喊着——

“使劲堆,像当年那样!”

“给这些小猢狲看看!老子们——有的是把子好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