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招兵买马

“苏夏啊,你这日子过得真好!这菜比我家过年吃的都好吃!”

“是啊!跟着你干活,中午还能吃这么好的饭!”

一天的活干下来,虽然有些累,但妇女们心里都很满足。到了傍晚,苏夏准时给她们发了工资——每人八毛钱,一分不少。

当八毛钱握在手里时,她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啊!

“苏夏,你真是个好姑娘!婶子谢谢你啊!”李婶感激地说。

“不客气,李婶,以后咱们一起好好干!”苏夏笑着说。

第二天,李婶她们早早就来了,干活的热情比头一天更高。她们回去后,自然把在苏夏家干活的经历和收入告诉了家人和邻居。

“真的!苏夏一天给八毛钱,还管中午饭!那饭菜可香了!”

“她家用的菜和面都好得很,跟咱们村里的不一样!”

“刘三最近倒霉成那样,我看谁还敢惹苏夏!她肯定是有本事的人!”

亲眼所见和亲手拿到的钱,比任何流言蜚语都更有说服力。原本观望的人,开始动心了。一些之前说酸话的人,也开始后悔没去报名。

渐渐地,愿意来苏夏家帮忙的人越来越多。苏夏根据自己的需要,又陆续雇佣了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十人左右的小团队。她们每天上午来苏夏家,一起制作包子、炸菜角,处理蔬菜,下午则由苏夏带着苏明和苏花将成品送到县城去卖。

这个小团队的建立,标志着苏夏的经营模式从单打独斗转向了初步的规模化。虽然只是简单的手工劳动,但有了人手,她的生产能力大大提升,每天能制作和销售的包子和炸菜角数量翻了好几倍。

收入随之水涨船高,每天获得的能量点也越来越多。苏夏每天晚上都会打开商店界面,看着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商品,感觉它们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当然,村里的闲言碎语并没有完全消失,二大娘依然在角落里散布着各种猜测和不满。但大多数村民,尤其是那些在苏夏家干活或者亲眼见过她生意的村民,已经对她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看到了苏夏的勤劳、能干和信守承诺。

苏夏知道,要彻底消除偏见和不信任,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实际行动。但至少,她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她不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个体,而是拥有了一个愿意跟着她一起干、一起赚钱的团队。

这个团队虽然还很稚嫩,但它是苏夏未来事业的基础,也是她在青山村扎根,对抗一切阻碍的力量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