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天牢,瑞王指林书腰间獬豸佩狂笑:"你以为破了案?三十年前春闱,也有考生死于墨毒!"林书俯身,从他袖中取半片墨锭,锭面刻"文曲星"与"李"字。公主想起先帝遗诏——"宗室玉牒,藏江山秘辛"。当林书合璧两半墨锭,影壁裂开,露具戴考生巾的白骨,骨手攥三十年前舞弊名单。
金銮殿晨光中,皇帝封存瑞王供状。林书望殿外墨雨,想起徐文远诗稿"明月"——那不是暗讽,是密符写的"灭口"二字。远处贡院影壁下,匠人修补砖缝,无人知,被墨汁浸透的号房下,埋着多少科举秘辛。而引发血案的墨锭,在时光沉淀中,成贡院阴影里,声无人闻的叹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灯影失:碎玉梦】
景德三年暮秋,汴京大相国寺灯会,糖画张女儿巧儿失踪。大理寺卿林书接报案时,糖画张捧半块碎玉呜咽:"巧儿颈间长命锁被扯断,这玉是她娘留下的..."修文检视灯影下泥地,在摊位角落找枚染糖霜银扣,扣面缠枝纹与三日前绸缎庄失踪学徒衣物纹饰同。
"银扣边缘有齿痕,像被孩子咬下的。"修文用银簪挑糖霜,霜下显模糊鞋印,"鞋底有莲花纹,是城南'福安坊'绣鞋样式。"林书望熙攘人群,想起上月三起儿童失踪案,每个失踪处留类似银扣。公主遣人查访,回报福安坊绣鞋铺老板三日前闭店,去向不明。
【暗巷残:毒饼踪】
修文在糖画摊附近暗巷找半块毒饼,饼中掺西域"迷魂散"。"巧儿手里糖画是凤凰,巷口有凤凰纹样车辙。"他指墙上糖渍,"糖画遇水会化,但这渍边缘有冰晶,说明被冻过。"林书调城防图,见所有失踪点沿汴河分布,北岸废弃染坊是凤凰车辙终点。
三人夜探染坊,推门闻浓烈药味。染缸泡数十件儿童衣物,每件缝相同缠枝纹银扣。修文掀染坊地窖木板,下是密室,墙刻诡异星图,每个星宿挂孩子生辰八字。公主捂口鼻:"空气中有迷魂散和...腐尸味。"林书用磁石贴星图,墙面震动,露通更深暗窟密道。
【窟底泣:莲花印】
密道尽头是石屋,十几个孩子被铁链锁石床,颈戴残缺长命锁。巧儿蜷缩角落,攥冻硬糖画:"坏人说要把我们炼成药..."修文解铁链,见每个孩子脚踝烙莲花印,与福安坊绣鞋纹样同。林书查石床缝隙,挖出蜡封木匣,内有血墨账本,记孩子来源和"药引"用途。
"这是西域邪术,用童男童女炼续命药。"公主指账本最后一页,"下一个目标是...丞相孙子。"话音未落,暗窟顶部塌落,数十蒙面人持毒刃扑来。修文护孩子后退,袖中磁石吸住毒刃,刃身刻绣鞋铺莲花纹。林书劈暗窟石门,见门外站福安坊绣鞋匠——怀抱着丞相孙子的虎头帽。
【绣鞋恶:毒心影】
绣鞋匠狂笑捏毒粉:"你们以为找到我了?真正的主使..."话未说完被毒粉反噬,七窍流血亡。修文从他鞋底取玉牌,牌面刻"慈悲庵"三字。三人循牌找城郊尼庵,见主持静慧师太焚烧账本,庵后菜园土坑埋失踪孩子。
"静慧年轻时丧子,用邪术找替身。"公主掀师太袈裟,见穿绣鞋匠同款缠枝纹内衣,"绣鞋匠是她侄子,负责拐带;染坊是中转站,用迷魂散控制孩子。"修文在师太禅房找完整长命锁,锁身刻巧儿母亲名字——静慧是巧儿外婆,因丧女之痛走上歧途。
黎明钟声中,林书将最后孩子交还家人。糖画张抱巧儿痛哭,孩子举冻硬糖画凤凰:"外婆说吃了能见到娘亲..."公主望朝阳,想起暗窟星图血字——那不是邪术图谱,是每个孩子的生辰八字,静慧用最残酷方式,试图拼凑失去的亲情。
【尾声:汴河光】
大理寺天牢,静慧抚摸巧儿长命锁喃喃:"我的婉儿...我的巧儿..."修文将染坊儿童衣物交公主,每件内衬绣母亲祝福。林书望汴河初升太阳,想起暗窟孩子恐惧眼神——冻硬的糖画、残缺的长命锁、脚踝的莲花印,成城市永远的伤疤。
金銮殿早朝后,皇帝下旨彻查全国类似案件,公主筹建"慈幼局"收养孤童。修文整理证物,发现静慧禅房佛经夹泛黄绣样,绣的不是莲花,是盛开的桃花,花心用密线绣"婉儿"——巧儿母亲的闺名。
汴河漕船依旧往来,无人知河底沉多少未言悲剧。林书站大相国寺灯影下,捏巧儿送的糖画凤凰,糖霜融化,露里面藏的半块碎玉——每个被救孩子心中,未灭的微光。修文袖中,留着染糖霜的银扣,时刻提醒,繁华下,有需用生命守护的童稚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