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牛棚住的人

郎倩倩看他们三个都两手空空,给他们准备了一把砍刀,一个背篓,和两个麻袋。

郎倩倩叮嘱道“这些你们每人拿一个,万一有什么收获也好用这个装回来。山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大家的,砍点柴,挖点野菜不会有人说什么,如果抓个野兔逮个野鸡什么的还是遮掩点好。”

苏向阳每次在平安村上山,从来不带东西,跟别人一起的时候都是别人带东西下山,自己去山上通常都是跟老虎们玩,遇到好东西直接收入空间,几乎没有拿猎物下山,一时都没想起来这茬。

“背筐和砍刀这些东西我们都没有,你知道哪有卖的吗?”

“背筐做起来简单,家家都是自己做的,要不我这帮你们做吧。”

苏向阳赶紧拒绝“这可不行,我们不能白要你东西。”

郎倩倩知道他们不差钱,她也不太敢跟苏向阳多说话,想了一下说“要不这样吧,我大哥做的背筐又漂亮又紧实,比我做的可还太多了,我让他给你们做,一个背筐你们意思意思给三毛钱吧。”

苏向阳知道一个背筐三毛钱很便宜,一定是郎倩倩少说了,到时候自己再添点就是了,犯不上为了这么点事搭个人情,“行,背筐的事就交给你了,那砍刀呢?”

“砍刀村里没有,只能去公社买,而且还要工业票。”

拿好东西郎倩倩带他们往山上走,越走房子之间的距离越大,最后面是一个破旧的院子,有一个破旧的草房,旁边是一个更破的棚子。

苏向阳好奇的往里看,这样的地方太平村也有,里面住着一些被下放的人。

太平村牛棚里的人他都熟悉,里面还住着董青山的父母,自从在京城见到了董青山,董青山就给他们留的地址写信。

张秀山收到信,一看地址是京城来的,就辗转把信给张华寄去了。

不知道他们怎么联系的,后来没多久,董青山就到太平村当知青了,他父母也被下放到了太平村。

有张家暗地里照顾,董家父母在太平村还算过的去,张秀山也没安排他们干太重的农活。

村里人知道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平日里也都对他们敬而远之。

郎倩倩看他往牛棚里看,介绍道“这里面住了五个人,他们虽然是犯了事,到这里劳动改造的,不过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苏向阳看了她一眼,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