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陨铁悬珠

无重力实验舱的蓝光在天花板投下幽冷的光斑,三枚鸽卵大小的陨铁小球静静悬浮在真空容器中央。它们表面覆盖着细密的星纹,在激光束的照射下泛着暗哑的金属光泽,仿佛三颗被捕获的微型星辰。姜绾盯着监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边缘 —— 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就像此刻悬浮的陨铁,看似静止,内部却藏着汹涌的能量。

“轨道参数稳定,悬浮高度误差不超过 0.01 毫米。” 小李调整着磁场发生器,仪表盘上的绿色指示灯连成一片,“就是这排列方式有点邪门,无论怎么调整磁场强度,都保持正三角形。”

姜绾俯身贴近观察窗,只见三枚小球的连线恰好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个顶点都正对着实验室墙上的星图坐标。最西侧的小球表面,那颗与青铜大立人胸腔内相同的黑色颗粒正微微发亮,像是某种能量核心。

“启动全息投影。” 她按下控制键,容器上方的投影仪立刻将小球的三维影像投射在空中。随着影像逐渐放大,小球表面的星纹开始流动,最终在虚拟空间组成一幅完整的星图 —— 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猎户座方向,而参宿四的位置,正跳动着诡异的红光。

“红光闪烁周期 73 秒。” 老张推来光谱分析仪,镜头对准虚拟星图中最亮的红点,“这频率太规律了,不像是自然天体的脉动。”

姜绾的目光落在参宿四的红光上。73 秒,这个数字让她莫名心悸。她想起萧决佩剑的剑格样本中,钛合金的同位素半衰期恰好是 73 小时,两者虽差了六十倍,却有着诡异的倍数关系。就像某种刻意设置的密码,藏在时间与空间的夹缝里。

“把碳 - 14 测年仪推过来。” 她突然开口,声音打破了实验舱的寂静。小李愣了一下,连忙招呼助手操作 —— 通常来说,测年仪多用于有机物检测,对陨铁这类无机物意义不大,但姜绾的直觉从未出过错。

当探测头贴近真空容器时,仪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屏幕上的衰变曲线如同被狂风扭曲的蛇,原本应该平滑下降的曲线突然剧烈波动,在某个节点甚至出现了上扬的峰值。

“这不可能!” 负责数据分析的研究员失声惊呼,“碳 - 14 的半衰期是 5730 年,这是物理学铁律!可这曲线…… 它像是在逆向衰变!”

姜绾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异常峰值,那里的时间戳显示为凌晨三点十七分 —— 正是昨晚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胸腔内星图发生扭曲的时刻。她突然想起萧决发来的加密信息,说太庙青铜鼎的光斑也在同一时间出现过频率异常。

“对比商朝甲骨文记载的‘天再旦’现象数据。” 她调出数据库,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当两组数据在屏幕上重叠的刹那,整个实验室陷入死寂 —— 陨铁小球的碳 - 14 衰变曲线,竟与三千多年前那次日出时的天文异象记录完美吻合,连最细微的波动拐点都分毫不差。

“这不是陨铁,” 老张的声音带着颤音,“这是一台…… 时间记录仪。”

姜绾没有回应,她的注意力被虚拟星图边缘的一行小字吸引。那是系统自动识别出的星官名称,除了常见的 “参宿”“毕宿”,还有一个从未在任何星图上见过的标记 ——“归墟”。这个词在《山海经》中出现过,指的是天地的尽头,万物归藏之处。

就在这时,实验舱的灯光突然暗了下去,只有三枚陨铁小球依旧散发着幽光。它们投射在舱壁上的星影开始拉长,最终在地面组成一个巨大的螺旋,螺旋中心的红点闪烁频率突然加快,从 73 秒缩短到 3 秒,如同急促的心跳。

与此同时,魏国太庙的青铜鼎前,萧决正握着那枚从鼎耳上取下的青铜碎片。碎片上的饕餮纹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边缘处镶嵌的陨铁颗粒与三星堆的发现如出一辙。他昨晚几乎彻夜未眠,眉心的淡金色印记始终发烫,像是有团火焰在皮肤下游走。

“公子,该上朝了。” 侍从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萧决没有回应,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鼎中 —— 那些悬浮的光斑并没有消失,只是变得更加黯淡,像将熄的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