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王谦带着特制的粘网去了榛子林。这种网用麻线织成,浸过桐油后近乎透明。他选了处飞龙常走的"鸟道",把网张在两棵小树之间,又撒了把红松子当诱饵。
"得等。"他示意杜鹏趴下,"飞龙最警觉,见人影就飞。"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蚂蚁爬进了杜鹏的领口,少年咬牙忍着不敢动。正当他快要坚持不住时,林子里传来阵"咕咕"声——飞龙来了!
最先露面的是只雄鸟,头顶的羽冠高高耸起,颈羽泛着紫铜色光泽。它警惕地环顾四周,突然快速啄食起松子。紧接着,五六只飞龙陆续现身,其中两只雌鸟羽毛灰褐,几乎与落叶融为一体。
领头的雄鸟突然昂起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为时已晚——它刚扑腾翅膀就被粘网缠住,越挣扎裹得越紧。其余飞龙惊飞而起,却有三只慌不择路,也撞进了网中。
"四只!"杜鹏兴奋地冲出去,差点被树根绊个跟头。王谦却皱起眉头——有只飞龙的翅膀姿势不对,像是受了伤。
果然,解下来发现它右翼有处旧伤,骨头已经畸形愈合。王谦小心地把它单独放进竹笼:"这只是放生的,带伤的打光了,明年就没得打。"
杜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回屯路上,他们经过片湿地,惊起了群白鹭。雪白的鸟儿在蓝天排成一线,美得让人屏息。少年下意识摸出弹弓,却被王谦按住:"长腿的都是保护动物。"
"那咋区分?"杜鹏挠头。王谦从兜里掏出本皱巴巴的小册子——正是七爷让他抄的《野生动物名录》:"自己看。"
夕阳西下时,屯里飘起了诱人的香气。杜小荷把飞龙鸟用黄泥裹了,埋在灶坑里煨熟。王母则用野鸭炖了锅酸菜,汤面上浮着金黄的油花。最绝的是王晴挖的山葱,切碎了拌野鸡蛋,摊成的饼子香飘半条街。
正吃着,屯口突然传来汽车喇叭声。两个穿制服的年轻人走进来,胸前别着"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徽章。
"老乡,听说你们今天打了飞龙鸟?"高个子态度很客气,"现在这鸟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