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为家里做得够多的了…这些年,你送回来的粮食、药品、还有那些关键的设备和技术,帮我们度过了多少难关,稳住了多少局面…”
“可以说,没有你的支持,我们很多工作展开展开都要艰难十倍、百倍!”
他的声音带着真挚的感激,但随即又充满了苦涩。
“粮食你也一直在持续供应,而且量很大,家里首先保障了部队和重点建设…”
“按常理说,应该是够的,甚至应该能有不少结余…可是…”
张德辉的声音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最终还是带着愤懑和痛心说道。
“可是架不住下面有些地区,为了迎合所谓的 ‘高指标’、‘放卫星’,根本不顾实际情况,违背了最基本的实事求是原则!”
“地里明明只打了八百斤粮食,他敢报一千五,甚至两千斤!这虚报的产量上去了,征购的任务自然就层层加码压了下来…”
“这…这简直是在胡闹!是在喝老百姓的血啊!”
张德辉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显然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感到无力。
他不是胡力,没有上帝视角,更无法像胡力那样清晰地知道某些历史事件的详细脉络和最终走向。
他身处其中,感受到的是局部的混乱和全局的艰难。
胡力在电话这头沉默地听着,嘴唇紧抿,他确实有前世的记忆,知道这个时期会有一段艰难的岁月。
但他前世并非亲历者,对具体的细节、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内部复杂的博弈和纠偏过程,所知也仅仅是来自后世一些笼统的、甚至可能失真的记载。
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持续不断、远超这个时代运输能力的粮食输入,至少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场危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看来,他把问题想得有些简单了,结构性的问题,并非单纯靠外部输入就能完全解决的。
听筒里久久没有传来胡力的回应,只能听到他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张德辉似乎平复了一下情绪,用尽量缓和的语气说道。
“小力,你也别太担心,上面,早就已经注意到这些歪风邪气了!”
“最近连续下了好几道命令,三令五申,严格要求各地必须如实上报生产数据,严禁虚报浮夸,严禁征购过头粮!”
“已经在狠抓这股歪风了!相信很快就能见到效果。”
胡力在电话这头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张德辉这话半是安慰,半是实情。
历史的车轮有其惯性,纠偏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可能已经付出了代价。
“嗯,小姑也和我说了,上面已经在行动。”
胡力的声音有些干涩,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张叔,您也别太过操劳,身体要紧。”
“我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就绝不会袖手旁观。”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小姑要的药品,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送回去,另外,从下一列火车起,我这边往家里输送的粮食,在现有基础上,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