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的女儿是唯一一个见过罪犯的模样的幸存者。警方根据她的描述,掌握了罪犯的基本特征:两个罪犯一高一矮,一个年轻点, 大约35岁左右,还有一个40多岁。
警方立即加大排查力度,罪犯是两个人,由于暂时无法确定哪个是公安“内鬼”,那就得先从另外一个查起。
经过全市大面积的排查和筛选,排除一部分没有作案时间后,范围缩小到200个嫌疑对象,最后确定八个重点嫌疑人。
【第一个罪犯现形】
正当专案组正准备传讯他们时,有人反映,在这八个目标对象中,有一人突然离开居住地,此人名叫王成岩,原柴河木材仓储加工厂工人,因强奸罪于1990年被开除公职,受到警方打击处理过。
事后得知,王成岩向别人放口风,说要去哈尔滨,当他租了一辆出租车后,对司机谎称,说去大连,当出租车上了高速公路后,他拿着枪逼着司机又开往开原县。
司机看见此人拿着枪,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只得按照罪犯的要求。一路上,司机为了使罪犯放松对他的防备心理,伺机逃脱,于是,边开车边和他聊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哥,您用枪对着我,我开车心里发慌,我保证按您的要求把您送到目的地,路费我自己出,这总可以吧。”司机小心说道。
王成岩说:“我可以把枪收起来,但是你必须安分守己的开,否则随时要了你的命,老子用这枪打死了多人。”
司机清楚,今天遇到了的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如果不想办法逃跑,恐怕再也见不着妻儿了。
于是对王成岩说道:“大哥,车已经没有多少油了,需要找个加油站加油,跑不了多远了。”
王成岩一看油表,确实没有多少油了,就准许了他的要求。
当车开到一个服务区加油时,这个司机要下车付费,王成岩也随即下车买水,因为一路聊天,罪犯的戒备心理有所放松 。此时,司机还没有等油加满,趁其不备,迅速驾车逃离。
王成岩眼看着出租车司机逃脱,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不敢乘坐大巴车,他怕警方在路途查车暴露行踪,于是只得自己徒步,哪里荒僻往哪走,花了数天的时间,居然走到了开原。
钱花的差不多了,王成岩没办法,他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决定抢劫。
1994年1月30日下午傍晚时分,他躲在一个省道的公路旁,伺机而动,他拦下一辆大巴客车,用枪逼着大巴司机拿钱,这名司机和王成岩进行激烈的反抗,企图夺其枪支,被王成岩当场打死。
接到报警,大批的警力很快赶到现场,对王成岩进行围捕,他深知死罪难逃,进行疯狂的抵抗,晚上8时许,被狙击手当场击毙。
警方从王成岩的身上发现了两把手枪,经过枪号识别,这两把正是被害的民警赵伟石和丁国春的配枪。
此人正是多次杀警的犯罪嫌疑人,警方马上掌握了歹徒的身份。
罪犯每次作案,都是俩人同伙,那么还有一个又是谁呢? 如今王成岩已经被击毙,如何尽快找到另外一个隐藏的罪犯呢?
专案组决定,从王成岩的家属找突破口,首先,警方传讯了王的妻子,经过多次讯问,她妻子就是一句话:王成岩的事,从来没有和她说过,她啥也不知道。
由于警方没有掌握更多的线索,只得将其放回,但民警清楚,她一定知道情况,很可能王成岩和她交代过,如何应对警察的提问。
【挖出内鬼】
王成岩还有一个12岁的女儿,小学六年级学生,警方决定从她口中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