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两人均被同一方式(布袋勒颈)杀害,且死后都被草掩盖,作案手法显示凶手很可能单独行动。
综合以上线索,专案组初步推论:这起恶性案件大概率不是情杀、仇杀或单纯的谋财害命,而是一宗强奸杀人后为灭口而引发的双重命案。
三、 地毯式排查寻踪,关键线索浮水面
围绕“奸情杀人”的侦查方向,专案组决定对案发现场附近的浮北、浮西两个管理区进行大规模摸排,重点排查以下六类人员:
1. 知晓死者当天要去高寨背捡油茶果的人;
2. 案发当天曾出现在现场或附近的人;
3. 面部或手部带有新鲜伤痕的人;
4. 平时生活作风不良或有流氓行为前科的人;
5. 案发后突然行为反常或去向不明的人;
6. 年龄较大且仍单身未婚的男子。
一场细致的地毯式排查在浮北、浮西全面铺开。干警们夜以继日,走访群众,甄别信息,从最初811名青壮年男子中,逐步筛选出44名嫌疑对象,进而缩小到18名重点人员,最终聚焦于3名重大嫌疑目标。
与此同时,技术鉴定传来关键信息:两名死者的血型均为O型,而现场那截关键镰刀柄上提取到的血迹,经检验为B型。
在重点嫌疑对象中,只有一人是B型血——他就是刘胜华。
案情取得重大突破。
四、 聚焦聋哑嫌疑人,疑点重重罪证增
刘胜华,时年28岁,浮西管理区高陂村人,职业为木匠,未婚。他在6岁时因患病导致聋哑,左耳完全失聪,右耳保留部分听力,语言表达能力受损。
曾于9岁时入读小学,能书写少量简单汉字。随着调查的深入,刘胜华的作案嫌疑急剧上升:
——有村民证实,在案发当天中午1点多,看见刘胜华独自一人空着手往高寨背山上走去;下午3点多,又见他独自空手从山里出来。这个时间段与推断的案发时间高度吻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胜华平日本性好奇,村里大小事都爱凑热闹看个究竟。
然而,当发现女尸的消息传开,村民纷纷涌向现场围观时,他却一反常态,不仅没有前往,反而始终保持沉默,行为异常。
——侦查员发现,刘胜华的左手腕关节背部有一处明显伤痕,根据其结痂和愈合程度判断,形成时间与案发时间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