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王玉娥终于无法忍受,与丈夫离婚。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带着孩子回娘家的离婚女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哥哥劝她:“娥,把孩子还给他家吧。我们再打发你一次,你要什么我们都给你准备!”
王玉娥坚决摇头。她知道,一旦把孩子送回海家,马上就会被送人。她也明白,娘家人同样嫌弃这个“妨主”的孩子。
果然,家里人对她的态度渐渐冷淡,甚至开始施加压力。无奈之下,王玉娥带着孩子离开了娘家。
通过远房亲戚介绍,她到一个酒厂找到了活干,一天的工钱只有一块五毛钱。
1989年5月,酒厂停工,王玉娥再次失去了生活来源。
就在她走投无路时,一对开个体饭店的夫妻向她伸出了援手。
他们说:“我们有一辆闲置的脚踏三轮车,你先推去用吧。每天卖点菜,好歹能糊口。”王玉娥感动得热泪盈眶。
从此,每天凌晨三四点,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王玉娥就起床了。
她将孩子安置在三轮车上,骑着车到乡下收菜,再拉回城里卖。寒来暑往,她终于攒下一点积蓄,在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
娘俩总算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
四、堕入深渊:从卖菜女到车匪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上午。王玉娥正在街边卖菜,一个四十多岁、操着外地口音的女人走到她摊前:
“你叫王玉娥吧?卖菜一天能挣几个钱?我给你点东西卖,保管你挣大钱,怎么样?”
小主,
走投无路的王玉娥答应了。
从第二天起,这个女人经常给王玉娥一些衣服、鞋帽等日用品转卖。
王玉娥后来知道这个女人叫吴月翠,是湖南人,大家都叫她“老蛮子”。她也渐渐明白,这些商品来路不正。
一天,王玉娥照例去吴月翠那里取货。吴月翠对她说:“天天哪有这么多东西给你卖?你想多挣钱,就得像我们一样去车上偷。火车上的东西多得很!”
王玉娥的心动摇了。她确实听说过:要想富,偷铁路,很多人都靠这个发了财。想到儿子营养不良的小脸,想到租住的破旧房屋,她最终点了点头。
从此,她成了“车匪路霸”中的一员。白天睡觉,晚上行动。
后来,她甚至把家中的两个年幼妹妹也拉上了这条“致富路”。随着盗窃次数的增多,一沓沓钞票装进了她的腰包。
王玉娥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经事后查明,她共参与盗窃了价值九万多元的铁路物资。
五、逃亡与终结:法网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