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年石首“8·12”抢劫杀人案侦破纪实

8月12日晚,石华堰粮站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参战民警们围坐在一起,烟雾缭绕中,每个人的表情都异常严峻。

他们根据现场情况,开始综合分析、推理,试图为无形的犯罪分子“画像”。

——死者李贻德高望重,无仇家;年近花甲,也无情杀可能。案件性质锁定为抢劫杀人。

——李贻美身体硬朗,警惕性高,且备有武器。能将其瞬间制伏并残忍杀害,说明罪犯很可能不止一人,且胆大妄为,手段凶残,不计后果。

——罪犯对现场环境较为熟悉,但对李贻美高度的警惕性和生活习惯似乎了解不足,很可能事前曾进行过“踩点”。

据此,指挥部制定了侦查方案:以现场为中心,辐射周边11个村庄和单位,以近期出现的暂住人口为重点,根据描绘的罪犯特征,展开地毯式摸排。

桃花山镇王李场村与湖南省华容县胜峰乡的凤形村、钢铁村接壤,这里地形复杂,山峦叠嶂,道路崎岖。

罪犯作案后如同人间蒸发,未留下更多线索,使得侦查工作一开始就步入了迷宫。

四、迷雾中的一丝曙光

侦查工作首先从调查附近暂住人口入手。指挥部成立的11个侦察专班,由局里骨干分别牵头,将侦察范围重点集中在胜峰乡的四个村,立誓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民警们披星戴月,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足迹踏遍了每一个可疑的角落。连日下来,他们排查了2600多人,过滤了数百名嫌疑对象,但案件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时间一天天流逝,社会上的各种议论像沉重的乌云,压在每一位参战民警的心头。

就在山重水复之际,刑警大队刘大队长接到一条重要群众反映:华容县胜峰乡凤形村6组的秦玉林家,近期曾来过三个形迹可疑的年轻人。

而这个秦玉林本人,就曾因盗窃两次被劳动改造!

专案组立即找到秦玉林。面对询问,秦玉林承认确实有三个客人在案发前后来过,但他只认识其中一个叫“伟”的湘阴人,是他在服刑的弟弟的“牢友”。

他坚称,这三人在8月11日下午5点就已离开胜峰,返回湘阴县了。

这无疑是一条重大线索!侦查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往湖南建新农场核查,很快查清“吴伟”又名吴九良,20岁,系湖南省湘阴县胭脂乡大新村人,是一名劳释人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峰回路转!凤形村的村民却提供了相反的证词:8月11日晚上9点左右,他们还清楚地看见秦玉林家的三个客人在村里活动!

秦玉林的嫌疑急剧上升!笼罩在“8·12”凶杀案上的厚重迷雾,终于透出了一丝微光。

五、南下湘阴,擒获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