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从被抢的手机和传呼机入手,让马世杰以哥哥的名义联系被抢的传呼机,希望能引出犯罪嫌疑人。
当晚七点四十三分,在城关分局刑侦一队副队长孟好宏的指挥下,马世杰用136数字手机向被抢的传呼机发出了第一条信息。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侦查员们紧盯着那部沉默的手机,焦虑在空气中弥漫。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希望时,手机突然响了!
“来了!”几个声音同时低呼。
马世杰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喂——”
电话那头传来生硬沙哑的普通话:“谁打传呼了?你是哪里?”
“我是兰州……”
对方立即挂断了电话。但手机上已经显示了来电号码——初步判断是新疆的一个固定电话。
线索终于出现了!
孟好宏立即向省厅大案科科长张家宁汇报。张家宁马上联系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刑侦处大案科科长靳鹏,请求协查这个电话号码。
四小时后,熟睡中的张家宁被电话惊醒。新疆伊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通报:该电话是伊宁市一个住宅电话,他们已连夜展开秘密调查。
---
进一步的调查却让人失望:该住宅的主人是位哈萨克族人,近期未离开过伊宁,家中也没有外来人员。
警方分析,这个电话可能只是中转站,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不敢直接回电。
就在专案组研究下一步行动时,8月11日上午十点,马世杰的手机再次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喂!你是谁?”
“你是谁?”
“我就是你昨晚打传呼机的那个人。”
“我就是传呼机的主人。”
“你现在在哪里?”
“在兰州。”
“在兰州哪里?在医院吗?”
“干嘛在医院?”
“你不是挨了一刀,受伤了吗?”
“只是皮肉伤,缝了几针就回来了。”
对方似乎松了口气:“你报警了没有?”
“这点小伤报警?警察才懒得管。”
“你的手机、传呼机在我这里,还要不要?”
“要啊!你在哪里?”
“乌鲁木齐。想要回去,拿8000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