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侦查员又在附近的土堆里仔细搜寻,捡获一枚弹头;为了找到另一枚关键弹头,我们卸下了汽车轮胎钢圈,最终从钢圈内部成功取出。
技术检验表明,这些弹壳属于小口径左轮手枪。这类枪械和弹药在国内非常少见,这为我们后续的侦破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
负责询问当事人的干警接着汇报:“根据四位当事人的回忆,两名罪犯都是维吾尔族青年。
主犯约27岁,身高1米75,身穿蓝色或灰色上衣,头戴蓝色头盔;从犯约23岁,身高1米69,面部皮肤较黑,穿着黄色上衣,头戴一顶军帽。
两人共同骑乘一辆约八成新的两轮摩托车,作案后由南向北逃窜。”
经过彻夜的深入讨论和研究,一个由公安厅、地区公安处、沙雅及库车公安局骨干力量组成的七人专案指挥部正式成立。
同时,在沙雅、库车、新和、拜城这四个重点县,分别成立了专案小组,从各部门紧急抽调了380多名精兵强将,由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协同作战。
然而,尽管投入了大量警力,进行了大规模的路口堵截和地毯式排查,四天过去了,案件却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专案总指挥杨修明处长眉头紧锁,内心的压力巨大:难道这两个家伙就像空气一样,在茫茫人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凭借他多年的刑侦直觉,这伙犯罪分子绝非等闲之辈,此案想要速战速决,恐怕并非易事,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一辆摩托车、一支特殊的手枪、两名明确的罪犯。破案的关键,无疑就是找到这三者中的任何一环。
但在当时,沙雅、库车、新和、拜城四县登记在册的类似摩托车就有近5000辆,逐一核查其案发时的使用情况和人员去向,工作量犹如大海捞针。
而那支目标极小的手枪,如果被罪犯藏匿于某个隐蔽之处,即使用上世界上最先进的探测器,也难以寻觅。
经过集思广益,杨修明处长与指挥部成员反复权衡,最终决定调整侦查方向,采取“以车找人”的策略,将排查作案用的摩托车作为案件的首要突破口。
(四) 大海捞针与柳暗花明
日复一日,“11·13”专案组的全体干警们迎着塔里木盆地的风沙与严寒,足迹踏遍了库车、沙雅、新和、拜城四县的每一个乡镇村庄、每一处山沟角落,走遍了塔里木河沿岸的所有兵团连队和可能藏匿的处所。
辛勤的汗水洒遍了戈壁荒漠,而各专案小组的排查情况,也开始不断向指挥部汇集:
——拜城县专案小组兵分三路,对全县摩托车进行“过筛子”式检查,共查证车辆283辆,走访相关人员894人,做到了人、车、照片三对照,并在黑英山乡、铁力克镇和赛力木乡三地各发现一名重点嫌疑人员。
——新和县专案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全县摩托车进行了三轮彻底普查,共排查车辆997辆,梳理出11名有作案时间和社会背景的嫌疑对象。
——沙雅县专案小组动员力量最多,在全县范围内共调查了1134辆摩托车,走访群众高达人次,从中发现了17条有价值的线索。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指向了库车县的买买提·尤奴斯和海力力·阿勒铜——有群众反映,这两人在案发前几天曾频繁结伴出入沙雅县,行踪诡秘,形迹可疑。
——库车县专案小组对全县1753辆摩托车进行了逐一登记和核查。
结果显示,阿拉喀格乡二村一组的农民海力力·阿勒铜,及其同乡库那斯二村八组的买买提·尤奴斯,均在案发后同时失踪,人车下落不明。这一情况引起了指挥部的高度关注。
指挥部立即整合各方线索,组织精干力量对重点嫌疑对象进行查证核实。
最终,所有的疑点都聚焦在了海力力·阿勒铜和买买提·尤奴斯这两人身上。
公安干警迅速对两人的住所进行了彻底搜查,并在海力力家中找到了一张他的结婚照片。
干警们满怀信心地拿着这张照片,再次找到了四位当事人进行辨认。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由于案发时极度惊恐,当事人对罪犯面容的记忆已经模糊,无法做出肯定的指认。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看不出来,我记不清了。”这样的反馈,让案件的推进陷入了僵局。
是果断放弃这两条线索另辟蹊径,还是坚定信心,围绕这两人继续深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修明处长与指挥部成员经过反复研判,最终采纳了多数人的意见:杀一个回马枪,继续将海力力·阿勒铜和买买提·尤奴斯作为核心目标,并从其社会关系和作案工具(摩托车)上寻找突破。
380名公安干警再次顶风冒雪,跋涉在广袤的南疆大地上,对每一辆可疑的摩托车进行追踪。
功夫不负有心人,12月20日,杨修明处长带领几名干警在新和县走访时,从一个名叫亚生·热西的生意人处获得了一条重要信息:他拥有一辆红色的“快乐”牌板幅式辐条两轮摩托车。
经过层层追溯,这辆车的源头指向了库车县邮电局。
事不宜迟,杨修明连夜带队赶到库车县邮电局。据局领导介绍,这种型号为C型750的摩托车,是新疆邮电器材公司于1989年8月生产的,他们单位当时一共购进过八辆。
“具体是哪些人购买了这些车?”杨处长找到了当年的销售员,急切地询问。
“有七个人的名字我记不清了,但有一个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销售员回忆道,“他叫海力力·阿勒铜,买车的时候眉飞色舞,非常得意地说:‘你们知道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吗?
海力力是银子,阿勒铜是金子!我不仅要有金子、银子,将来还会有大把大把的钞票呢!’他那副样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又是海力力·阿勒铜!”杨处长心中一阵暗喜,强压住激动继续追问,“他是什么时候买的?”
“1991年10月10日。”销售员翻开了泛黄的销售登记册,指着一个名字肯定地说道。
案件取得了重大突破!杨修明处长立即向各专案小组下达了死命令:“彻底查清海力力·阿勒铜的所有社会关系,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他的下落!”
(五) 顺藤摸瓜与千里追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