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排查毫无进展,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直至12月30日,转机出现——海淀分局刑警队副队长曲优魁在国家科委中国能源研究会走访时,获悉该单位一名38岁女干部罗再伊自12月18日午饭后前往友谊宾馆开会途中失踪,其体貌特征与死者高度吻合。
侦查员立即走访罗再伊的丈夫方某,确认罗右手食指指甲确有红印,锁骨处亦有黑痣。
技术人员更从罗家中茶杯提取到一枚指纹,与尸身右手中指指纹完全一致。此外,科委食堂菜单记录显示,18日午餐供应米饭与肉炒白菜,与死者胃内容物相符。
至此,死者身份确认为罗再伊,死亡时间锁定为12月18日12时30分至15时之间。
侦破焦点转向罗再伊的社会关系。调查发现,罗与丈夫感情破裂已分居多年,平日热衷交际,尤其与异性往来密切。
侦查员从罗的通讯录中梳理出143名联系人,经逐一筛查,最终锁定七名嫌疑对象,包括其丈夫方某、同事王仿、徐光泽等。
方某虽与罗关系紧张,但为人克制,案发时具备不在场证明;王仿因出国纠纷与罗交恶,但当日行踪亦有证人证实。其余几人嫌疑陆续排除,唯徐光泽的嫌疑不降反升。
徐光泽,41岁,国家科委二局能源处副处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留苏归国高级人才,业务能力突出,曾多次代表国家出席国际会议。
然而,群众反映其与罗再伊自1980年相识后关系暧昧,常共同出入餐厅、影院,甚至曾被撞见在单位附近小树林中亲密接触。
案发当日,徐光泽自称上午至天坛口腔医院看牙未成,中午回家就餐,15时30分复诊,16时50分回单位上班。
经核实,其就医记录属实,但12时至15时关键时段无人证明其行踪。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徐妻恰出差广州,其独自居住的单元内,有楼下居民反映14时30分左右听到楼上传来“一轻一重”两人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