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上的男子约二十五六岁,长脸、凸嘴、小眼睛,左脸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这张画像被紧急复印了两百份,分发到各个派出所和巡逻队。
全城搜捕
接下来的半个月,刑警们翻阅了近万份户籍档案,筛选出12名重点嫌疑人。
侦查员王建军和搭档每天工作18个小时,走访了三十多家工厂,排查所有有前科的机修工人。
7月6日中午,王佳琦在菜市场买菜时,突然在大观园澡堂附近发现一辆可疑自行车。
那熟悉的白色挡泥板和坤式车架让她浑身发抖。她立即跑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报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警车呼啸而至时,自行车却已不见踪影。
澡堂存车处的老张头回忆说:"那小子二十出头,黑瘦黑瘦的,总跟几个小青年一起来洗澡。他那破车我认得,后挡泥板用铁丝绑着。"
案件陷入僵局之际,细心的王建军重新梳理案卷,发现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歹徒提到的"玲玲"。刑警队立即对全市公交系统展开排查。
7月8日,在走访了4个公交场站、12个车队后,终于在14路车队找到曾在7路车当过临时工的王玲。
这个23岁的姑娘仔细端详画像后摇头:"我前男友里没有这样的人。"但她随即补充道:"不过我闺蜜李霞曾经交往过一个在工厂上班的矮个子,好像左臂有纹身。"
7月9日下午,侦查员在双塔寺街32号院外蹲守。
傍晚6点20分,一个穿着油渍工装的矮个男子哼着小曲走进院子。当他掏出钥匙准备开门时,王建军一个箭步上前:"赵得广!"
"啊?"男子下意识回头,正好对上刑警手中的画像。他脸色瞬间煞白,转身就要逃跑,却被埋伏在后的两名警察按倒在地。
在审讯室里,面对确凿的证据,这个曾因流氓罪被劳教三年的惯犯终于崩溃。
他供认,6月18日凌晨作案后,为躲避追查,特意将自行车重新喷漆,但那个标志性的白色挡泥板还是暴露了他。
1986年11月15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座无虚席。当审判长宣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时,站在旁听席上的王佳琦泪水无声地滑过脸颊。
她的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曾经带去北京参会的学术论文。
庭外,深秋的阳光温暖地洒在法庭门前的台阶上。王建军点上一支烟,对身边的同事说:"走,去把案卷归档吧。明天还有新的案子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