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开后,整个出租车行业陷入恐慌。往日喧闹的火车站前,等活的出租车排队长龙不见了踪影。
即便有司机敢出车,也坚决不肯去偏远地段。"给多少钱都不去"成了司机们的口头禅,外地旅客常常要等上大半天才能打到车。
这座曾经熙熙攘攘的东北城市,此刻被笼罩在恐怖的阴云之下。
省公安厅将此案列为头号督办案件,一支由精干警力组成的专案组日夜不停地展开侦查。
所有人都清楚,必须尽快将这伙冷血歹徒绳之以法,否则不知还会有多少家庭破碎。
1996年的东北小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火车站前,往日排成长龙的出租车队伍如今稀稀拉拉,外地旅客拖着行李在寒风中焦急张望。
好不容易拦到一辆车,还没等乘客坐稳,司机就绷着脸甩出一串"禁区":"西郊不去,北环不去,开发区不去!"
若乘客执意要去这些地方,司机二话不说就赶人下车,连车费都不要了——在生死面前,投诉罚款又算得了什么?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南方来的客商王老板在火车站苦等两小时才打到车,事后心有余悸地对同行说:"这地方太乱,投资的事还是再考虑考虑。"
出租车司机们更是人人自危,不少人干脆把车锁在车库,宁可断了生计也不敢拿命冒险。
当时媒体还能说几句真话。《北方晚报》的资深记者李明在报道中一针见血地写道:"面对这种专打后脑的冷血歹徒,别说普通司机,就是功夫高手也难逃毒手。"
有些司机实在迫于生计,不得不雇保镖随车。这些保镖多是膀大腰圆的年轻人,腰间别着铁棍,有的甚至暗藏匕首。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心理安慰——真遇上持枪歹徒,无非是多送一条人命。
案件性质之恶劣,惊动了省公安厅。主管刑侦的副厅长亲自挂帅,抽调精干力量组成"8·28"专案组,限期破案。
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们分析,像这类案件通常有两个突破口:追查赃车和枪支来源。
枪支这条线很快有了重大发现。1989年冬,某县武装部仓库曾发生一起离奇盗窃案。
据案卷记载,当时一个小偷误将军事仓库当作普通物资仓库,撬开铁锁后却傻了眼——满屋子都是枪支弹药,连张粮票都没有。
这个叫马三的毛贼不甘空手而归,顺手牵羊带走了7支54式手枪和300多发子弹,后通过黑市渠道层层转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