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人类历史首次的给卫星加油

那它绕地球一圈,所能节省下的能量,相当于地球01可以开采石油的总量!

发电量,更是可以供人类使用10万年!

通过这两个恐怖的数值,大概就能感受艾轩‘逐日’计划的可怕之处了! 更可怕的是,

这件事儿,正在被艾轩逐步转化为现实。

现在东方大国的“山城”璧山,就启动了一个庞大的配套项目建设。

——全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实验基地。

主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把太空发电站传输回来的微波能量,再转化为电能。

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挺玄幻、挺魔幻的?

可这个设想,不但真实存在、真实推进,它最早出现,还是在1940年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里。

1968年,漂亮国科学家比德.格拉塞更是提出了实际方案,想要在太空中建造一个巨型的太阳能电池阵。

甚至为此,老漂亮曾经还做了一个1979sps基准系统’的太空发电站计划。

说要在1979年建成太空发电站。

然后……当然就没有然后了。

由于项目难度太大,漂亮国的这一项目计划便无限期延迟了。

最后,也就和‘星球大战’计划一样,不了了之了。

但是…

不好意思,这玩意儿,陈今朝前世的东方大国看见了。

而按照东方大国一 向以来的性子,自然是表面上一句话都没说,暗中却一直推进相关方面的研究。

一直到25年,东方大国突然宣布提前太空发电站的建设时间,预计28年完成建设,35年实现部分用户的普及使用。

嗯,就东方大国航天“说到做到”的执行力和目标规划,放心,这玩意儿只能完成得更快,不可能拖哪怕一天的时 间。

甚至可以有理由合理怀疑,前世25年左右的东方大国,已经掌握了太空发电站的所有关键技术。

多余的那几年时间,不过是发射装置上去,组装试验的试错时间罢了。

因 此 ,

如此魔幻的大型科研项目,前世都能做到。

更何况是这一世?

这一世在顶级天才艾轩及两位老院士团队的技术支持下,‘逐日’计划更快取得技术突破、预计还能更快实现计划目 标,自然也是不奇怪的。

当然,不奇怪,不代表逐日’计划的难度低。

恰恰相反,‘逐日’计划的难度,也是史无前例的。

简单来说,技术难点就三块:建造,发电,传输。

首先,要在距离地球三万六千公里的太空中建造一个总重量不低于千吨、甚至要到万吨级别的太空发电站,就先别 说有没有能力精确送到指定地点。

光是‘运费’,都能吓死人。

平日里, 一般的运载火箭送一颗60公斤重的卫星上到太空中,平均的费用都在400万左右。

更别说要送上万吨的东西,到同步轨道上!

而送上去之后,别忘了,还要组装!

在大空的同步轨道上 组装超过上万吨的庞然大物 这难度 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