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许振峰知道这么运作所能带来的效果,那将是不可估量的。
如今,留给许振峰的时间还有三个月,他必须在这三个月里,生产出足够多的纸箱,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包装盒。然后借着双十一的东风,让自己成为最后的赢家之一。
许振峰的目标是先赚他10-20个亿,为他杀入股市,创造投资神话,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这是他必须稳住的一条腿,他想跑得更快,跑得更远就必须重视这条腿。
于是,在妥善地处理完许氏纸板厂的各项工作事务之后,许振峰马不停蹄地赶往了银行,准备办理贷款业务。
这次能够如此顺利且高效地推进贷款进程,必须要衷心感激县里的一把手——马家楼给予的大力协助和支持。
正是因为有了马家楼的出面协调与帮助,才使得许振峰此次的贷款之路变得异常顺畅,不仅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而且所有繁杂的手续也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办理妥当。
整整一亿元的巨额资金啊!如果放在今日许振峰所处的江湖地位来考量,想要迅速获得如此庞大数额的贷款绝非易事。虽然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通常情况下,都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精力去精心运作、多方周旋,才有可能最终成功获批。
然而此时此刻,对于许振峰而言,这笔资金可谓是迫在眉睫、至关重要。
眼下,许振峰的纸板厂正面临着一项艰巨任务:必须尽快完成此前积压下来的众多订单。但由于种种原因,厂里目前无法立即开展大规模的快速生产以满足客户对于特定规格包装盒的需求。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许振峰想到了解决之道——那就是充分调动周边那些规模较小的纸板厂资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型纸板厂中的大部分实际上都是由原本隶属于许氏纸板厂的技术骨干,比如像许四平那样的专业人才,在被其他竞争对手高薪挖角之后所创办而成的。尽管它们在规模和产能方面相对较弱,但胜在地理位置临近,可以作为临时应急的有效补充力量。
可以这么说,在钱西镇所有的纸板厂中,都有原来许氏纸板厂的员工,甚至有些还是当年厂里的技术骨干,这些曾经许氏纸板厂的员工都是看着许振峰长大的。
实际上,有这一层关系,许振峰跑到这些厂子里联系业务也会容易很多。许振峰只能曲线救国,自己的厂子没办法生产,那就让其他厂子代工了。
此前,许振峰独自一个人去广市,主要办了三件事,一是给自己开了股市账户,二是蹲点抓姜思铭,三就是去做市场调研,看看如今最常用的快递包装盒的规格。
实际上快递一开始兴起的时候,还没有那些简易包装袋,基本上都是各种纸板盒,尽管价格低廉,每一个的毛利润都不高,奈何数量巨大,利润就相当可观了。这也是许振峰要抓住的发展时机,再过
如今的双十一还没有真正爆发,许振峰必须先打提前量,解决好自己的生产问题,别到时候需求有了,他却拿不出那么多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