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马超事件曝光后的那个学期开学不久,第十八振峰学校的招生办电话被打爆了,前来咨询转学事宜的家长络绎不绝,清一色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世家子弟亲属。
这些家庭非富即贵,要么是地方上的龙头企业掌舵人,要么是手握实权的政界名流,要么是传承数代的老牌豪门,他们动用了各自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只为求得一个第十八振峰学校的入学名额。
有人托关系找到了振峰集团的高管,不惜许下巨额合作承诺;有人通过地方政府牵线,以支持广市教育事业发展为筹码,换取一个入学资格;更有甚者,直接一次性向学校捐赠了一栋现代化教学楼,只求孩子能顺利入学。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这笔看似“亏本”的投入,背后藏着一本精明的人脉账——能让自己的孩子和世界首富的女儿成为同窗,哪怕是同校,这份人脉资源,远比金钱更有价值。
在顶级圈层里,人脉从来都是最稀缺的资源,而许振峰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张通往顶层资源的通行证。
这些世家子弟的父母们深知,孩子在学校里与许可昕朝夕相处,哪怕只是成为普通朋友,未来都可能为家族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或许是一次偶然的校园合作,或许是一场不经意的家庭聚会,只要能搭上许家的线,就意味着掌握了撬动更大财富和资源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向许振峰释放善意的一种方式——通过让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就读,传递出“我们希望与许家保持友好关系”的信号,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商界或政界站稳脚跟的家族来说,都至关重要。
第十八振峰学校的校长看着不断送来的转学申请,既喜又忧。
喜的是,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许家千金的存在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的办学资源只会更加充足。
忧的是,如何在这些背景深厚的申请者中做出选择,既不得罪人,又不破坏学校原有的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