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晋爵梁国公蓝玉,催命!

「以退为进!绝杀!允熥悟了帝王术!」

「捧杀!这是最高级的捧杀!」

「洪武爷都惊了!这孙子不按套路出牌!」

朱允熥挺直了上半身,依旧跪着,目光却异常明亮(或者说是一种绝望燃烧后的炽亮),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近乎残酷的理智:

“回皇祖父!孙儿以为,蓝玉虽有跋扈不臣之迹,然其破北元、定云南、征西番,战功彪炳,亦是实情!功是功,过是过,岂可混为一谈?”

他微微一顿,语速加快,字字清晰如刀:

“今若因其过而掩其功,恐令天下将士寒心,谓朝廷赏罚不明,刻薄寡恩!此非社稷之福!”

“唯有先彰其功,厚加封赏,使天下皆知朝廷赏罚分明,不掩功臣勋劳!而后…”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丝决绝,“再究其过,依法严惩!方能…人心服膺,无有怨怼!此所谓——先功后过,功过两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音落下,书房内再次陷入死寂。只有朱允熥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在凝固的空气中格外清晰。

朱元璋脸上的惊诧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审视。他浑浊的目光如同实质,在朱允熥苍白却异常坚定的脸上来回扫视,仿佛要穿透皮囊,看清他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念头。

良久。

那如同石刻般冷硬的嘴角,极其缓慢地向上扯动了一下,牵出一个近乎“赞许”的、却冰冷刺骨的弧度。

“好…好一个‘功过两分’!好一个‘人心服膺’!”朱元璋的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允熥啊允熥…看来这几日,你在书房之中…没有白呆!”

他猛地转身,不再看朱允熥,对着侍立在书房门口、如同泥塑木雕般的司礼监大太监,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压:

“记!”

太监浑身一凛,如同被鞭子抽中,立刻躬身,手中早已备好的朱笔悬停在起居注册上。

“今日太孙所奏之言,”朱元璋一字一顿,清晰无比,“一字不落,记入起居注!然——”他话音一顿,眼中寒光一闪,“此册…封存!非奉旨,不得启视!”

“奴婢遵旨!”太监的声音带着颤抖,重重叩首。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太监,随即转向殿外,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整个宫苑:

“传旨!”

“应皇太孙所荐,彰功臣勋劳,昭朝廷恩赏——”

“晋凉国公蓝玉,为梁国公!加太子太保衔!”

“晋曹国公李景隆,为太子太师!”

“魏国公徐允恭,即日起更名徐辉祖!加太子太傅衔!”

“自正月十五始,梁国公蓝玉、太子太师李景隆、太子太傅徐辉祖,三人共领东宫詹事府,督责皇太孙学业,朝夕讲读,不得懈怠!”

“钦此——!”

旨意如同连珠炮般轰出,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炸响!梁国公!太子太保!蓝玉的爵位和荣衔被推向了极致!而同时,李景隆和徐辉祖(新名)也被高高抬起,与蓝玉并列,名为辅佐,实为…制衡与监视!

弹幕在旨意宣出的瞬间,彻底陷入癫狂与冰冷的恐惧:

「梁国公!太子太保!蓝玉到顶了!」

「顶点?不!这是悬崖边!」

「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允熥崽这捧杀…太毒了!」

「李景隆?草包太师!徐辉祖?制衡蓝玉的棋子!」

「蓝玉:谢殿下隆恩!(下一秒诏狱预定)」

「起居注封存!黑历史抹杀!洪武爷老江湖!」

「允熥:我的刀…已经递出去了…」

旨意宣毕,朱元璋再未看朱允熥一眼,仿佛刚才那番惊心动魄的对话和旨意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公务。他背着手,步履沉稳,径直踱出了御书房厚重的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