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药企业采购:稳定需求来源
1. 规模化采购企业
- 代表案例:
- 华润三九(六安):2025年8月通过招标采购补骨脂7453公斤,用于“壮骨关节丸”等中成药生产,要求药材补骨脂素含量≥1.0%,采购价18元/公斤。
- 陕西步长制药:在咸阳建设年处理500吨的提取车间,通过“订单农业”绑定陕西兴平、河南商丘等地农户,定向收购含量达标药材,采购价较市场价高20%。
- 采购特点:药企采购周期集中在每年10-12月新货上市期,单次采购量5-20吨,倾向与固定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以锁定价格。
2. 区域性药企采购
- 代表案例:
- 江西南昌济生制药:2025年4月采购补骨脂3500公斤,用于“脾肾双补丸”生产,要求药材无硫、杂质≤2%,采购价17元/公斤。
- 贵州百灵:在云南元谋试点“药企+合作社”模式,2024年收购本地补骨脂200吨,用于研发抗白癜风新药,原料采购价较市场价高30%。
三、电商平台:新兴增长极
1. 综合电商平台
- 淘宝/天猫:平台补骨脂相关商品超4000件,年销售额约8000万元,其中“盐炒补骨脂”“补骨脂粉”等炮制产品占比60%,客单价集中在15-30元。
- 京东健康:主打“品牌正品”,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品牌旗舰店的补骨脂饮片售价较市场价高20%-30%,但年销量仍突破100吨。
2. 垂直电商平台
- 惠农网:聚集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的中小商户,提供“500g起批”服务,年线上交易量约300吨,价格较线下低5%-8% 。
- 阿里巴巴1688:B2B大宗交易为主,单笔订单量多在1-5吨,主要客户为东南亚药材商,2024年跨境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
3. 短视频平台
- 抖音:补骨脂相关视频播放量超5000万次,商家通过“科普+带货”模式,如展示补骨脂种植过程、炮制工艺,吸引中老年用户,转化率达3%-5%。
- 快手:主打“源头直采”,云南、四川等地的农户通过直播销售自产补骨脂,价格较市场价低10%-15%,年销售额约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