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脂西渡:百草通玄记(2)

巴黎医学院的教授皮埃尔·拉罗什是质疑派的代表,他说:“我们不能仅凭几个病例就认可一种草药的疗效。中国的传统医学只讲‘经络’‘脏腑’,却无法解释药物是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补骨脂为什么能治骨痛?为什么能治白斑?为什么要配合日光?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不能将它用于临床。”

支持派的医生则反驳道:“中国传统医学的‘实践先于理论’,与我们的‘实证科学’并不矛盾。补骨脂在东方已经用了上千年,治好的患者不计其数,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可以先推广它的用法,同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两者并不冲突。”

这场辩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会议达成共识:一方面,鼓励更多医生开展补骨脂的临床实验,积累更多病例;另一方面,呼吁化学家对补骨脂进行成分分析,揭开它的“药效之谜”。这场辩论,虽未彻底解决“传统与科学”的分歧,却为补骨脂在欧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既要尊重东方的实践经验,也要用西方的科学方法进行验证和完善。而此时的扬·克莱默,正站在台下,听着双方的辩论,心中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要让补骨脂在欧洲真正扎根,就必须实现“东方经验”与“西方科学”的融合。

五、哥廷根的“种子萌芽”

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化学教授弗里德里希·维勒,是最早响应“成分分析”呼吁的化学家之一。他对补骨脂的“日光依赖”特性尤为好奇:为什么补骨脂涂在皮肤上后,只有配合日光才能治疗白斑?是不是它的化学成分能与日光发生反应?带着这些疑问,维勒教授从巴黎购买了大量补骨脂籽,开始了艰苦的提取实验。

提取补骨脂成分的过程并不顺利。维勒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先是用酒精浸泡补骨脂籽,得到了一种淡黄色的提取物;然后用乙醚进行分离,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晶体。他们将这些晶体分别涂在小白鼠的皮肤上,再用紫外线照射,观察小白鼠皮肤的变化。经过无数次实验,他们终于发现,其中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使小白鼠的皮肤产生黑色素。

维勒教授将这种晶体命名为“补骨脂素”(Psoralen),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补骨脂素是补骨脂发挥药效的关键成分,它本身不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在紫外线照射后,会被激活,促进皮肤黑色素的生成,从而治疗白斑;同时,它还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民间会用‘补骨脂配日光’的方法治疗疾病——他们虽不了解化学成分,却通过实践,掌握了‘激活药效’的关键。”

维勒教授的发现,为补骨脂的“科学验证”迈出了重要一步。当他的实验报告发表后,欧洲的医生和化学家们都为之振奋——补骨脂的药效终于有了科学依据!扬·克莱默读到报告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想起了在巴达维亚的林老板,想起了那些被补骨脂治好的水手和商人,更想起了中国乡间那些口传心授的用药智慧。他知道,这株从东方飘来的“骨脂籽”,在欧洲的科学土壤里,终于开始萌芽;而一场更大的“百草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第四卷 成分初解·通玄启智

一、柏林医院的“药膏改良”

维勒教授分离出补骨脂素后,柏林大学附属医学院的医生们立刻展开了应用研究。他们发现,传统的补骨脂药膏虽然有效,但成分复杂,除了补骨脂素,还含有其他杂质,药效不稳定,有时还会引起皮肤过敏。于是,医生们决定用纯补骨脂素代替天然补骨脂粉,制作“纯化补骨脂素药膏”。

皮肤科医生埃米尔·科恩,负责主持药膏改良实验。他将维勒教授提供的纯补骨脂素,与医用凡士林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了五种浓度的药膏,分别用于治疗不同程度的白癜风患者。他挑选了五十位患者,分为五组,每组使用一种浓度的药膏,同时严格控制日晒时间,记录下每位患者的皮肤反应和疗效。

经过一个月的实验,科恩医生发现,浓度为0.1%的补骨脂素药膏效果最好——既能有效促进黑色素生成,又不会引起皮肤灼伤或过敏。一位患有大面积白癜风的青年,使用这种药膏三个月后,面部和颈部的白斑完全消退,皮肤恢复如常。青年激动地对科恩医生说:“我以前不敢出门,不敢和人说话,现在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感谢这神奇的中国草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科恩医生将改良后的药膏命名为“科恩氏补骨脂素膏”,并在欧洲皮肤科会议上进行了推广。他在报告中说:“我们的改良,是站在中国传统经验的肩膀上进行的。中国百姓用了上千年的补骨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而我们的科学方法,只是让它的药效更稳定、更安全。这正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科恩氏补骨脂素膏”很快在欧洲各国的医院和药店推广开来,治愈的白癜风患者越来越多。而此时的维勒教授,又有了新的发现——补骨脂素不仅能促进黑色素生成,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个发现,让补骨脂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慕尼黑的“肿瘤初探”

维勒教授在研究补骨脂素与紫外线的反应时,偶然发现,被补骨脂素和紫外线处理过的肿瘤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他立刻联想到:补骨脂素或许能用于肿瘤治疗。于是,他与慕尼黑大学肿瘤研究所的医生合作,开展了补骨脂素治疗皮肤癌的实验。

他们选取了十位皮肤癌早期患者,这些患者的肿瘤都长在体表,面积不大。医生们将补骨脂素溶液涂在肿瘤表面,然后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每周治疗两次。起初,患者们的肿瘤处有些红肿、疼痛,医生们担心治疗失败,却没想到,两周后,肿瘤开始缩小;一个月后,有三位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两个月后,十位患者中有八位的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五位患者的肿瘤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