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嫂,这汤太管用了!”李婶虚弱地说。林阿嫂又煮了一锅,让李婶当天喝了三次,第二天就能喝小米粥了;第三天,头晕、吐泻全好了,能在院子里走动;第五天,竟能去菜园摘豆角了。李婶特意给林阿嫂送了一篮新鲜的豆角:“阿嫂,我问了村里的老船工,他们说夏天在船上中暑,也会喝绿豆水,只是没加藿叶和荷叶,喝完总觉得胃里凉,您这法子,喝着舒服,还好得快!”
林阿嫂在《救荒本草》的笔记里写下:“夏暑伤阳,吐泻乏力,取鲜藿叶、鲜荷叶切碎,与绿豆同煮取汁,加盐调味,温服。绿豆、荷叶清暑湿,藿叶温脾阳,相畏配伍,防寒凉伤脾,合夏长化湿之理。民间绿豆解暑法与藿叶结合,补《救荒本草》未载之护阳要义,药食同源,治暑湿效着。”窗外的荷叶在风中摇曳,藿香的清香飘进屋里,给燥热的夏天添了抹清凉的暖意。
第三卷 秋劳肺虚咳不止 藿叶百合润肺金
永乐十四年立秋,陈州的田野里一片金黄,玉米穗沉甸甸地垂着,村民们忙着收割,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回家,累得连饭都吃不下。村东的王大叔更是拼命,他家的玉米地最多,想多收点粮食,存着防来年饥荒,可收了没几天,就开始咳嗽——白天咳,夜里咳得更厉害,痰少而干,像有小刀子在喉咙里刮,还觉得气短,扛着玉米秆走几步就喘,连觉都睡不好,人也瘦了一圈。
“阿嫂,我这咳得快把肺咳出来了!”王大叔来找林阿嫂时,声音沙哑,眼睛里满是血丝,手里还攥着个布帕,上面沾着少许血丝(咳嗽太用力,震破了咽喉黏膜)。林阿嫂诊了他的脉,脉象细数,舌苔少而干——这是秋劳肺虚,燥邪伤肺。秋天“秋收”,本应养肺,可王大叔劳累过度,耗伤了肺气;加上秋燥,像把肺里的“津液”都吸干了,肺虚不能止咳,燥邪又刺激喉咙,才成了这模样。
“大叔,您这是累出来的,得润肺,还得补肺气。”林阿嫂从自家菜园里摘了几朵鲜百合(春天种的,秋天正开花),又去坡地采了把鲜藿叶(秋天的藿叶比春天厚实,药力更稳),“百合甘微寒,归肺心经,能养阴润肺;藿叶辛甘温,归肾经,能温肾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肾能‘托’住肺气,肺才能止咳。再加点杏仁,杏仁苦甘温,归肺大肠经,能止咳平喘,三者配着煮粥,正好治您这病。”
王大叔皱着眉:“可我这咳得连粥都咽不下……”林阿嫂笑着去厨房,把百合掰开洗净,杏仁泡软去皮尖(怕有小毒),藿叶切碎;先把大米淘干净,煮成稀粥,快熟时加入百合、杏仁、藿叶,再煮五分钟,加了点冰糖(润喉)。粥煮好后,温润的香气飘满屋子,王大叔喝了一口,觉得喉咙里暖暖的,不那么疼了,竟慢慢喝完了一碗。
“您每天喝两碗,早晚各一次,别再那么拼命干活,中午歇半个时辰,养养肺。”林阿嫂叮嘱道。王大叔按此法喝了三天,咳嗽轻了大半,夜里能睡安稳了;七天后,痰也有了点湿气,不那么干了,气短也好多了;半个月后,咳嗽全好了,扛着玉米秆走几步也不喘了。他特意扛着一袋新收的玉米来谢林阿嫂:“阿嫂,您这‘藿叶百合粥’真是神!我问了村里的老郎中,他说秋天咳得厉害,就用百合煮水喝,只是没加藿叶和杏仁,没想到加了之后这么管用!”
林阿嫂翻出《救荒本草》,在笔记里补充:“秋劳肺虚,干咳气短,取鲜藿叶、鲜百合、杏仁与大米同煮为粥,加冰糖调味,每日食之,润肺温肾,止咳平喘。百合杏仁润肺,藿叶温肾助肺纳气,合金水相生之理、秋收养肺之序。民间百合止咳法与藿叶配伍,拓展《救荒本草》药食之用,彰显‘药食同源’智慧。”院子里的玉米堆得像小山,秋风拂过,带着藿叶和百合的清香,给丰收的季节添了抹温润的甜。
第四卷 冬寒犯肺感冒频 藿姜葱白温阳寒
永乐十四年冬至,陈州下了场大雪,整个村子银装素裹,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人脸上,冻得人缩着脖子。村里的张阿婆年纪大了,抵抗力弱,出门倒垃圾时受了寒,当天就感冒了——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声哑,浑身酸痛,盖着三床被子还觉得冷,喝了姜汤,也只出了点汗,没见好,反而咳得更厉害了,连说话都费劲。
“阿嫂,您快看看阿婆吧!她烧得都糊涂了!”张阿婆的孙儿跑来找林阿嫂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林阿嫂赶到张阿婆家,见阿婆躺在床上,脸烧得通红,嘴唇却发紫,摸她的手,冰凉得像块冰,诊她的脉,脉象浮紧——这是冬寒犯肺,肾阳不足。冬天“冬藏”,本该养肾,张阿婆年纪大了,肾阳本就虚,寒邪钻进体内,肾不能“托”住阳气,阳气散不出去,才恶寒发热;姜汤虽能解表,却没补到肾阳,寒邪没除根,才反复不好。
“得温阳散寒,还得补点肾阳。”林阿嫂从自家屋檐下取下几块晒干的藿叶(秋天晒的,一直存着),又从厨房拿出一块生姜(埋在沙土里,冬天没冻坏),摘了几根葱白(自家种的,藏在菜窖里)。“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葱白辛温,归肺胃经,能解表散寒、通阳;这两样都能驱寒,可阿婆肾阳虚,得加藿叶——藿叶辛甘温,归肾经,能温补肾阳,阳气足了,才能把寒邪赶出去。”她解释道,这是“相须”配伍,生姜、葱白助解表,藿叶助温肾,三者一起,像给“快灭的火塘”添了柴,既驱了寒气,又暖了底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阿嫂把干藿叶用温水泡软,切碎;生姜切片,葱白切段;一起放进锅里,加两碗水,煮了一刻钟,滤出汤汁,加了点红糖(暖脾胃)。“让阿婆趁热喝,喝完盖被子发点汗,别再着凉。”她叮嘱张阿婆的孙儿。阿婆喝了半碗,觉得浑身暖暖的,不那么冷了;喝完一碗,盖着被子出了层薄汗,鼻塞也通了点;当天喝了两次,晚上烧就退了,咳嗽也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