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沙参,一株生于山海之间的草木,从明代的疫疠中走出,经数百年风雨,成了"沙参之王"。它的故事,是一部"实践先于文献"的活教材:在医书记载之前,它已在百姓的药罐里治病;在成为贡品之前,它已在莱阳的土地上扎根。它的生长,暗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之道;它的药用,尽显阴阳五行、四气五味的中医之理;它的传承,融合了口传心授与典籍记载的智慧之光。
赞诗
昌水之阳生仙草,
山海精气蕴其间。
春承雨露抽新绿,
秋纳清霜结玉根。
甘能补肺滋阴液,
苦可清热润燥干。
七情配伍藏玄机,
五运六气顺天然。
千年实践凝真知,
一味沙参写大篇。
莫道草木无情意,
天人合一映苍寰。
尾章
从《莱阳县志》的寥寥数语,到民间手札的点滴记录;从沙仲礼的草庐验方,到刘廷玉的医案着述;从药农口中的"三不采"规矩,到今日的规范化种植——莱阳沙参的故事,正是中国传统医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生动写照。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土地里、药罐里、百姓的口碑里。这株仙草,不仅滋养了莱阳人的肺腑,更滋养了中华民族"天人和谐"的文化基因,如昌水般绵长,如莱阳梨般甘甜,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散发着清润的光芒。
(全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