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草的遗珠》上卷

一碗药汤下肚,不过半个时辰,奇迹发生了——猎手的额头冒出了汗,起初是细珠,渐渐连成了片,他哼唧着翻了个身,咳出一口带着冰碴的清痰,呼吸竟平顺了些!

“有效!真的有效!”族人们欢呼起来,眼里的绝望被希望取代。

神农又让大家轮流喝药汤,病重的多喝,病轻的少喝。果然,喝了药的人,大多在一个时辰内出汗,发烧的退了热,咳嗽的顺了气,连关节的僵硬都缓解了不少。有个孩童喝了药,竟能从母亲怀里爬出来,好奇地看着陶罐里翻滚的药汤。

巫祝看着这一切,对神农说:“这草能驱寒发汗,真是神药!该给它起个名字才是。”

神农望着陶罐里的草茎,想起它在红沙坡上青黄的颜色,想起入口时那股“麻”舌的辛辣,沉吟道:“它色黄,味麻,就叫‘麻黄’吧。”

“麻黄……麻黄……”族人们跟着念,觉得这名字既陌生又亲切。

夜深了,山洞里的鼾声渐渐均匀起来——连日来被寒邪折磨的族人,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神农坐在火堆旁,望着跳动的火苗,又看了看陶罐里剩下的麻黄,忽然站起身,对着洞壁,用手指蘸着药汤,写下几行字:

“麻黄发汗,可通天地阳气。

性烈如火,能破寒邪闭表。

为去寒第一药,用之当慎,中病即止。”

这便是他对麻黄的领悟:此草不仅能发汗,更能贯通天地间的阳气——天地阳气能驱散洪荒的严寒,人身阳气能驱散体内的寒邪,麻黄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人身与天地阳气相通的大门,让阳气入体,寒邪自散。

巫祝凑过来,轻声念着这口诀,越念越觉得玄妙:“通天地阳气……神农,你这是参透了草木与天地的玄机啊!”

神农笑了笑,眼中带着疲惫,却更带着欣慰。他知道,这麻黄只是开始,洪荒草木万千,还有更多的“遗珠”等着被发现。但至少此刻,这株从红沙坡寻来的“烈草”,已为九黎部落挡住了这场致命的寒劫。

洞外的风雪还在呼啸,洞内的火堆却越烧越旺,映着神农写下的口诀,也映着族人们重新燃起的生之希望。麻黄的故事,便从这洪荒的寒夜开始,随着神农的脚步,随着那句“通天地阳气”的口诀,渐渐融入了华夏的草木传奇。

(上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