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不同地域的典型疾病

3. 干燥性皮肤瘙痒症

冬季空气干燥,人体皮肤水分流失快,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脱屑、瘙痒(尤其老年人),抓挠后易引发湿疹或感染。

4. 风寒感冒

冬季气温骤降,“寒邪”直中体表,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与南方暑湿感冒症状差异显着。

三、西北干旱高原地区(如黄土高原、新疆、甘肃)

地域特点: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400mm),气候干燥多风,昼夜温差大(“早穿皮袄午穿纱”),部分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

典型疾病:

1. 燥咳(肺燥证)

干燥空气伤人体“津液”,肺喜润恶燥,易引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口鼻干燥,秋季(燥邪最盛)尤为高发。

2. 鼻出血

干燥导致鼻黏膜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加上高原或山区气压变化,易引发鼻出血,儿童和体质偏热者更常见。

3. 地方性高血压(与饮食、气候相关)

当地饮食多高盐(腌制食品)、辛辣(驱寒),且干燥环境易致人体“津液耗伤”、血液黏稠,长期可引发高血压,西北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 高原反应(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海拔高、氧气稀薄,人体缺氧导致头痛、头晕、心慌、呼吸困难,长期适应不良还可能引发高原性心脏病、肺水肿。

四、沿海地区(如东南沿海、渤海湾沿岸)

地域特点:空气潮湿(年均湿度70%-90%),饮食多海鲜、生冷(如贝类、生腌),部分地区饮用水含碘量低(历史上)。

典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