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冬水潜藏见真章 葎草归根续前缘》

第四回 五运六气融药灶 四气五味定方隅

药汁滤入鹿骨碗中,表面浮着一层紫金色的油膜。孙思邈以《五运历年纪》对照,今岁大运为木,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的气化链条,故人体易出现“寒水凝滞,木火不升”的病机。葎草根色紫属水,性温属火,味咸属水,恰能贯通三水,如暖阳融冰,和风疏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冬令用药,需明‘藏’与‘通’,”孙思邈对围观的牧民说,“葎草根皮坚厚(藏),内心疏孔(通),一藏一通,正合冬气‘去寒就温,无泄皮肤’的养生之道。”说罢取根皮与根肉分置两盘,皮能固涩精气,肉能通利水道,此乃“一物二用,阴阳分治”的智慧。

有位萨满质疑:“《蒙古秘史》未载此草根,恐非天赐良药。”孙思邈指着手边的桦树皮医书:“匈奴医典早有‘紫根治寒淋’的记载,只是后世重茎叶,轻忽根本。民间口传此根治冷淋,已历三代,岂是典籍未载便无效?”说罢将根肉嚼碎,舌尖先咸后温,正是“水中有火”的味觉验证。

第五回 紫根破冰生暖气 玉液温肾化寒渠

老牧民连服三日葎草根煎剂,夜尿减至一次,尿液变得稠厚。他颤巍巍走出毡房,见昨夜新落的雪地上,自己的脚印不再像往日般迅速结冰——此乃“阳气得固,水液得化”的外象。孙思邈趁机教牧民制作“葎草归根膏”:“冬至后三日采根,切片后用羊脂煎,入蜂蜜收膏,能补肾缩尿。”

他带领众人来到葎草根生长处,见冻土上有青烟升起,正是根在地下吸热的征象。“此乃‘冬至一阳生’,”孙思邈刨开积雪,“根吸地下阳气,故能温肾。你看根须朝向北斗,正是‘人法地,地法天’的体现。”说罢指给众人看,根须末端有红色小点,此乃“水中之火”的生机所在。

黄昏时分,草原起了极光,葎草根在极光下闪烁如紫水晶。孙思邈忽见极光凝结在根上,形成“坤”卦(?)的纹路——坤为地,为母,为藏,正合葎草根“地母藏精”的妙用。他想起《黄帝内经》“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草根得地母之精,故能补先天之肾,正是“以地补地,以精补精”的自然启示。

第六回 草木有灵通冬气 天人感应贯水途

是夜,孙思邈宿于敖包旁,梦见北方水神乘玄龟而至,手中握着葎草根:“吾乃北方壬癸水神,此根本是吾座下玄龟的须髯所化,能引地下阳火,化寒水为春水。今岁寒水太过,故遣其下界,解众生‘冷淋’之苦。”水神将根抛向草原,草根落地化作无数温泉,每个泉眼都涌出葎草根的汁液。

梦醒时,敖包前的葎草根上结满了霜花,霜花排列成“复”卦(?)——复为地雷复,一阳来复,正合葎草根“冬至阳生”的妙用。孙思邈取出竹简,写道:“葎草根,味咸、甘,性温,无毒。主冷淋,小便频数,腰膝冷痛。其性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能入肾、膀胱二经。盖肾主水,膀胱主气化,此根得冬水之气,能助肾蒸腾,膀胱约束。”

清晨,他见老族长将葎草根埋入敖包下:“这样明年春天,草长得更旺。”孙思邈抚掌赞叹,此乃民间智慧与医学理论的天然契合——根归大地,来春复发,正如人体“冬藏春生”的循环,正是“天人合一”的活态应用。

第七回 口传心授承冬令 青史新载补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