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齿蛇葡萄(藤茶/莓茶)的入药部位、民间应用及方剂解析

- 特点:多作为辅助药(佐使药)加入复方,增强清热、保肝功效,极少作为君药。

2. 经典复方举例

- 咽炎调理方(干祖望经验方):藤茶12g,射干9g,木蝴蝶6g,甘草5g,煎服,治热毒壅滞型咽炎。

- 降脂保肝方(国医大师路志正方):藤茶15g,荷叶10g,绞股蓝12g,生山楂15g,用于痰湿瘀阻型高脂血症。

(三)方剂中出现频率的特点

1. 传统方剂中低频,民间应用为主:

古代中原中医典籍较少收录,因多为少数民族(土家、苗、瑶等)民间用药,近代随民族医药研究才逐步纳入临床。

2. 现代方剂中高频于特定科室:

随黄酮类成分药理研究深入(抗炎、保肝、调代谢),在耳鼻喉科、肝病科、代谢性疾病方剂中应用渐广,多以“药食两用”身份入药。

四、总结:药用部位与方剂应用的核心逻辑

- 入药部位:以茎叶为主,嫩叶偏养生,老茎偏药用,根偶用;

- 民间应用:内服以茶饮、煎剂为主,外用擅治热毒疮疡,体现“简、便、验”特点;

- 方剂频率:古代少入复方,现代在专科疾病中作为辅助药高频出现,与“清热解毒、利湿保肝”的功效定位一致。

(注:临床用药需结合辨证,脾胃虚寒者慎用,具体方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显齿蛇葡萄(藤茶/莓茶)

入药部位的成分含量与现代药理作用

一、不同入药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

(1)嫩叶(药用核心部位)

- 黄酮类(含量最高):

-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占干重25%-35%(嫩叶可达32%以上),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强抗氧化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杨梅素、槲皮素等:合计占5%-8%,协同抗炎、调节代谢。

- 氨基酸:含17种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总量约6-8g/100g,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占比达30%,解释其茶饮口感。

- 微量元素:硒(0.2-0.5mg/kg)、锌(15-20mg/kg)含量突出,高于普通茶叶,与保肝、免疫调节相关。

(2)老茎/老叶

- 黄酮类:二氢杨梅素含量降至15%-20%,但多酚类(如儿茶素)含量略升(5-7%),侧重利湿解毒。

- 膳食纤维:纤维素含量达12-15%,煎剂中水溶性多糖(1-3%)增强肠道蠕动。

(3)根

- 黄酮类:二氢杨梅素仅5-8%,但含蛇葡萄素(Ampelopsin)1-2%,具更强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 甾体类:β-谷甾醇(0.5-1%),可降低血液胆固醇。

- 鞣质:含量约8-10%,收敛止血,解释其外用治跌打损伤的功效。

二、现代药理作用与成分机制解析

(1)抗炎与免疫调节

- 核心成分:二氢杨梅素、杨梅素

- 作用机制:

- 抑制NF-κB通路,减少TNF-α、IL-6等促炎因子释放(《Phytomedicine》2023研究)。

- 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外实验显示巨噬细胞吞噬率提升20-30%)。

- 对应应用: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抑制咽部黏膜炎症反应)。

(2)保肝护肝

- 核心成分:二氢杨梅素、蛇葡萄素(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