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圃旁的溪流中,几条鲇鱼衔着重楼的落花顺流而下,花瓣入水即化作金刃,将水中的水藻切成寸段,水藻断口处竟渗出透明的黏液,凝结成肺形。仙子望着随波而去的金刃,对村民道:"草木与人体,皆赖天地之气生存。就像这重楼,得雷火而金气盛,人食之则肺金清。所谓'药食同源',不过是取草木之偏性,补人体之失衡,顺天时以养生。你们看这惊蛰节气,天地以雷火开蛰,草木便给人金刃良药,这就是'天人相应'。"
第七部分 金刃光寒肺窍清,重楼济世雷音昌
暮色苍茫时,岭南的雷雨云中有金光闪烁,那是康复的村民们手持用重楼叶片和雷火竹扎成的"斩痰灯",在雷神庙前举行"谢肺"仪式。老医者在新立的石碑上刻下《惊蛰重楼铭》:"雷动蛰虫振,重楼化刃行。金清痰火散,肺肃窍关明。配伍羚竺妙,调和贝母精。从今知节令,食养保安宁。"刻完最后一笔,碑石竟迸出点点火星,在"肺"字周围聚成七簇蓝焰,每簇蓝焰中都映着村民呼吸通畅的笑脸。
昆仑山上,七叶一枝花的叶片在月光下泛着青金色的冷光,叶心的露珠吸收了雷火,化作一枚刻着"肺约"二字的雷纹玉简,玉简边缘刻着二十四节气的雷纹,唯独惊蛰处的雷纹闪着电光。句芒神取过玉简,对药童道:"你看这灵草,在惊蛰节气显金刃之象,恰合'肺为华盖,主行水'的天地对应。金刃斩痰,则气道通畅;肺金清肃,则水精四布,此乃人体小天地的惊蛰雷动,与大天地的节气同频共振。"
药童指着灵草花茎上新生的金刺:"神尊,为何新芽上长有刀刃般的金刺?"句芒神望向北斗七星,见开阳星正爆发出脉冲光:"花茎属木,金刺属金,金克木则木不妄动。重楼以此示世人:肺金需刚柔相济,既要有肃降之威(金刺),又要有容受之量(花茎)。你看那金刺的七道棱线,对应着肺经的七处要穴,正是金气贯通肺络的明证。"
此时岭南的西江江面上,数十艘渔船首尾相连,船头都插着重楼金刃形状的令旗,令旗在晚风中发出金戈相击的声响。百花仙子站在云头,见那些曾患风痰的孩童已能在船头模仿雷声呐喊,他们的喊声惊起一群鱼鹰,鱼鹰掠过水面时,翅膀划出的水痕竟自动排列成七叶一枝花的金刃图案。她知晓,这灵草的金德,已随着惊蛰的雷火,在人间肺脏中种下了清肃的生机,而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也将伴着重楼的神异,继续演绎金肺相维、雷火相生的生命韵律。当最后一声蛰虫的鸣叫消失在夜色中时,东方天际已泛起春分的微光,预示着下一个节气的故事即将开始。
结语
惊蛰时节,雷动风生,重楼以金刃之性,涤荡肺经风痰,使清肃之令得行。此回借灵草化解岭南风痰之疾,演五行生克、肺为娇脏之理,可见天地雷火之威、草木金刃之利,皆与人身肺窍相应。顺时而调,借药之偏,可使风痰得化,气道得通,正如春雷启蛰,既震醒生机,又荡涤浊秽。
赞诗
《惊蛰咏重楼》
雷启九渊蛰户开,重楼化刃破痰陔。
金清肺窍风痰散,火炽肝阴浊垢摧。
羚角钩藤添妙剂,贝母竺黄展奇才。
最是天人相应处,一茎七叶应春雷。
预告
下一回,当讲春分节气。此时昼夜平分,阴阳相半,天地间寒热交替,易生寒热错杂之证,常见胃脘痛、痞满等脾胃不和之疾。且看七叶一枝花如何以寒热平调之性,斡旋中焦,化解寒热错杂之病,且听《春分·昼夜平分阴阳半 寒热平调脾胃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