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睚眦已安静下来,琥珀眼中凶光尽退,竟化作温顺的巨兽,伏在节气翁脚下。道士轻抚其首,对蘅芜道:"你所求的长夏土精,实则是清明与立夏之间的'土气之核'。若以蛮力夺取,必遭天地反噬。需以'四气调土法',顺时而取。"
说罢,他将药锄插入土珀,二十四节令符依次亮起。蘅芜见状,忙取出还魂草,以草叶接住土精溢出的微光。土精渐渐化作流光,分成两股:一股钻入蘅芜的药囊,另一股注入还魂草根部。瞬间,还魂草抽出新枝,枝头结出二十四片花瓣,每片花瓣上都刻着不同的节气符号。
就在此时,天际传来春神的清啸,布雨台上的黑水瓮轰然炸裂,化作漫天桃花雨。雨水中夹杂着青女的叹息:"我竟忘了,土能化万物...包括执念。"话音未落,她的虚影彻底消散,空中只余下一片冰晶,落在还魂草的"清明"花瓣上,化作一枚露珠。
蘅芜望着手中的还魂草,只觉草叶间有细微的脉动,仿佛与天地节气相连。节气翁忽然化作一道清风,留下玉简与药锄:"谷雨将至,洛水沉砂中有'雨生百谷'之灵。切记,集齐药灵之日,便是冬至死门开启之时。还魂草的归宿,不在人间...而在那混沌初开之处。"
山风渐止,阳光穿透云层,在昆仑山巅织出七彩虹光。蘅芜低头望向山下,只见被冬水侵蚀的土地上,正密密麻麻冒出带着土精气息的嫩芽——那是春神的灵根在土精的滋养下重新萌发。她轻抚药囊,感受着里面土精的温热,忽然明白:所谓节气药灵,从来不是夺取之物,而是天地对善用五行者的馈赠。
收拾妥当,蘅芜踏上归途。还魂草在她肩头轻轻摇曳,新结的花瓣上,"清明"露珠折射出下一个节气的虚影——那是洛水之滨,沉砂之下,正等待着她的谷雨药灵。而在更遥远的未来,二十四节气的奥秘,正随着她的脚步,缓缓展开...
结语
此一回蘅芜女以土德镇水患,凭智慧破奸谋,方知天地大道皆在五行流转之中。土能载物亦能化邪,脾主统血更统生灭,非仅医人身,亦医天地之序。青女机关算尽,终不敌顺时知变之心;守护兽凶威赫赫,难挡明药理气之术。最是那神秘道士点破节气玄机,二十四药灵竟藏死门生门之妙,端的是:清明雨润土膏软,大道从来在自然。
赞诗
《清明访灵根有感》
清明雨乱土膏腥,寒水偷侵脉络陉。
青女计施离间雾,蘅芜心照五行经。
四气调神通地脉,五味和脏伏山灵。
忽闻道士言玄秘,二十四节藏斗星。
下章预告·第六回《谷雨·沉砂起处探灵苗》
且说蘅芜自昆仑山得长夏土精,还魂草萌生节气新枝,正欲细究道士所言"冬至死门"之秘,忽觉药囊中火候异动——谷雨节气将至,洛水之滨沉砂下隐隐有金光流转。传闻谷雨药灵"雨生苗"乃盘古睫毛所化,需以"天浆地脉"之法引其现世,却不想洛水之畔早有雨师布下"十二水阵",更有上古沉砂兽守护灵苗,其形如鱼却背生药草,口吐涎水可化金石为泥浆。
更奇者,还魂草新枝上的"谷雨"花瓣竟提前泛起水光,映照出洛水深处有青铜古鼎浮沉,鼎中似有声音低吟:"得苗者得生机,失时者失魂魄..."而远处天际,一道黑云正携着"清明"残留的冬水气息,向洛水方向疾驰而来。蘅芜此行,既要破沉砂迷阵,又需防旧敌暗算,更要悟透"雨生百谷"与"土膏润泽"之间的微妙关联——且看她如何以"苦入心、甘养脾"之法收服灵苗,又在古鼎之中发现何等惊世秘密!正是:
洛水沉砂藏玉种,谷雨新苗待时生。
莫道春深无觅处,灵根只在药香中。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