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们不应该忘记,当初叛军作乱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反抗到底,而是选择了逆来顺受。
好在张鹿安并没有特别追究,反而当众宣布除了一些作乱的骨干分子外,赦免一切被迫从贼之人的性命。
但是将文登府辖区范围内,所有沦陷区的百姓,全部分批迁移到辽南,并且通报全域,以儆效尤。
小主,
随着一阵梆子声落,包括蒋凌、朱安时、王伯时和胡尚友在内的数百颗头颅落地,作乱的主干分子得到了严厉的惩罚,极大地震慑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惩罚完内部叛徒以后,张鹿安听闻了登莱文武对于西线战场的讲述,情况跟之前高度类似,明军处于一味地被动防守境地,每日的兵员和物资的消耗非常大。
“我们这边马上就要夏收了,夏收之后粮食问题就会得到初步的缓解,到时候是咱们进行扩军的最好时机。”王征说道。
“我们的粮饷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的,无法支撑起大规模扩军带来的支出,所以只能以征募民役的方式进行。”应廷吉说道。
“征募民役?那就是说免费的用人效命?”
“此事不妥,登莱在近十年以来,兵役太过于频繁,老百姓早就不堪重负,我们再过度征募,会造成民力匮乏的。”
说来说去还是经济问题,张鹿安不想继续听下去,他说道:
“我们这段时间的征伐压根就没有停止过,现有的一线将士早就疲惫不堪了,如果不让他们撤下去休整,他们会崩溃的。
所以必须至少再扩充三个协的野战陆师,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这个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只有先把贼人给打跑或者给打害怕,才能让咱们有个暂时安稳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个逻辑大家一定要弄明白。”
与会的各个官员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张鹿安作为首脑人物,所说的话那就是确定好的事情。
领头的官员范复粹和王公弼只得点头应承。
但是张鹿安也深知登莱百姓疲敝已久,确实负担很重,他就想着开源的问题。
思来想去,张鹿安觉得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效仿英国的那种强盗做法,那就是组建官方的盗贼团伙,不断地抢劫其他地区的商队,将掠夺出来的财富,与官府进行分成。
只是这个想法肯定不能被主流文武官员所接受,注定了只能秘密进行。
张鹿安思来想去,决定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顾忠。
顾忠,外号“顾三麻子”,用的是他亲哥的外号,作为历来横行于长江口一带的海盗,他的头脑极为灵活,为人也较为四海,能够团结部下,尤其是他对于东海、黄海一带的海路比较熟悉,这些都是顾忠身上的优势。
而且自从顾忠被明将偷袭了根本之地后,他已经没有多少选择,投靠了张鹿安之后,表现也是任劳任怨,具备“自己人”的可塑性。
石岛海战之中,顾忠袭杀了陈洪范,立下了大功,张鹿安正有理由来奖励顾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