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东吴攻徐(中)

九华山的山脉连绵千里,在山区藏个几千人的军队是不在话下的。司马懿还了解到最早袁尚曾经在九华山偷偷养过兵,刘辟和龚都二将就是最早潜伏在九华山的武将。

司马懿还是在动东吴军粮道的主意,于是他安排李典秘密率领两千人潜入九华山的山区,进行潜伏!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司马懿给的都是精兵,而且随军携带很多的引火之物。另外,让李典在九华山的东侧设立一些山中仓库,用来囤积食物,这些食物足够两千人使用半年之久。

而司马懿给李典的任务就是前期潜伏,之后摸清东吴军的粮道动向,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将东吴的粮草截断!从而起到打蛇打七寸,扼住东吴咽喉的效果。不过前期,战争刚刚开始,东吴势必会十分小心,待数个月之后,这条粮道成为东吴眼中“安全”的通道后,必然押送粮草就懈怠了,这时冷不丁的给东吴的粮草来一两次偷袭,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司马懿的计策已经全部推动,接下来就要看徐州的袁军的战争耐力了,能不能抵挡东吴的猛烈攻城。

霍峻从来到彭城,就不断的加固城池,挖深外层的护城沟道,并且囤积滚木擂石,火油,箭矢等物。而从北方的支援也源源不断的把军事物资运送到彭城以及徐州城和下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霍峻的两万荆州军与东吴有仇!因为东吴目前占领了荆州,所以两万荆州军内心都十分憎恶东吴,誓要与敌军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后来支援而来的高顺率领了五千陷阵营军士,张合也率领一万徐州兵来此助战。高顺接替霍峻成为彭城的指挥官,高顺没有安排荆州军镇守南,东两门,自己的陷阵营则镇守压力最大的西侧大门,张合的一万军队负责坚守北门。城中物资丰富,袁尚这两年发了好几笔战争财,因此全线的军队食物和物资补给都很充足。

高顺三将都十分自信能坚守彭城一年以上。其实三将也很清楚,压根不必坚守太久,正面战场只需要三五个月,主公袁尚就有望拿下陈留郡,乃至曹操的老巢许昌。到那个时候,袁尚大军直接从西边支援,东西夹击东吴军,只怕东吴军队要重蹈邺城之战的覆辙!

司马懿严格命令三郡坚守不出。

审配和审荣叔侄则是一对防守狂人!二人自从跟随袁尚以来,一直就是做坚守工作的!叔侄二人深谙此道,兢兢业业得有些让人发指!尤其是审配对箭矢的痴迷程度,他本人下令在下邳建立专门的工坊制造箭矢,尽管这里的军队已经有几万支箭矢了!虽然他在军事压力最低的下邳驻守,但是依旧在东南西三侧派出十几波的斥候和暗探,随时观察东吴军的动向!

别看此时的下邳只有一万士兵,但是下邳的箭矢储备足够射杀七万东吴大军的!不但如此,审配还把当初镇守上党郡的办法也使用在下邳,加高城墙高度,让普通的云梯压根够不到城垛!

而审配叔侄二人每日最期盼的就是东吴军想来偷袭下邳,他们就可以下令“万箭齐发”,让东吴军队知道自己的厉害!

而司马懿则同大将纪灵,以两万人五千人驻守徐州城,同时让陈珪陈登父子发动城中百姓和士绅大族派人派工加固城墙。东吴想偷袭徐州城不是不可以,但是徐州城在北边,要经过彭城或者经过下邳。一旦东吴如此做,势必要分兵,补给线就拉得更长了。司马懿告知李典,一旦东吴跨过彭城攻打徐州城时,就是李典偷袭九华山粮道的时候!

那个时候孙权的战线这么长,他又如何能顾得上九华山他们以为十分“安全”的运粮道路呢?

孙权大军按照原计划,沿着最稳妥的路线来攻打彭城。七万将士兵浩浩荡荡,旌旗飘扬,气势恢宏,如猛虎下山般威猛。他们严整有序地列阵于城下,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脸上洋溢着战意和决心。

而作为防守一方的彭城城墙上也是旌旗昭昭,彭城守军严阵以待。城墙上高高耸立的箭塔上,守军们手持弓箭,警惕地注视着敌军的动向。城内的民众被发动为将士们做后勤和医疗救助,军民一心坚守在城中,誓死扞卫城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