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事了离去

玄青录 千木啊 2786 字 6天前

孙不悔看着他们,眼含几分旧识之情,语气郑重:“三位长老,可愿回归长青宗?”

三位长老对视一眼,片刻后异口同声道:“我等愿意。”

孙不悔这才转向子言,微微颔首。

子言明白,这便是玄青真君所言的“自愿者”。

他抬首看向万真君,语气温和而礼节分明:“万道友,三位已表明心意,不知贵宗可否允许?”

万真君原本在孙不悔点名时,还隐隐担心对方会把水云宗大半长老带走,心中不免紧张。直到此刻见只有三人,她的心彻底放下,甚至连肩膀都轻松了几分。

于是笑着点头,爽快道:“既是三位长老自愿,我自然不会阻拦。”

三位长老得到万真君的首肯,心中紧绷许久的弦终于松开。三人对视一眼,彼此眼底皆浮现出复杂、释然、又郑重的光色。

他们同时上前半步,衣袂微晃,在大殿静肃的空气里格外清晰。随后齐齐躬身向万真君深礼,以弟子之礼尽最后的敬意。

再起身时,他们又分别转向大殿内的水云宗众长老行礼。眼底的不舍毫无掩饰——那是多年同门的情感;然而在那不舍之下,更深的是对未来的坚定与对长青宗的向往。

周遭众人心神微动,大殿内沉凝的气息也随之松动几分,如一口郁结的闷气缓缓散开。

万真君抬手轻轻一摆,示意他们不必拘礼,她声音温厚而宽慰:

“三位长老既心有所属,便随心而行。宗门虽难割舍,终究阻不了你等道心所向。水云宗……自不会为难。”

说到此处,她的视线落在子言身上,眼中带着几分说不出的感慨与复杂。

子言轻轻颔首,算作回应。他依旧端坐,却像稳住全场气息的那根轴,让整个大殿不自觉向他凝神。

随后他转向孙不悔,微微一点下巴。

孙不悔立刻会意。他一步上前,袖袍荡开一层清亮灵光,掌心缓缓托起一块深青色玉牌。

玉牌通体如古井般沉静无波,内部却隐隐有剑纹游走,仿佛一缕锋芒被封在玉中,不伤人却令人心折。“长青”二字静静浮于玉面,字形遒劲,散发着淡淡的青色灵辉,象征着长青宗正统的名籍印录。

孙不悔声音沉稳,带着几分仪式感:“玄青真君有令。既你三人愿重回本宗,待水云宗事务告一段落,便随我等一同回返长青宗。届时,由宗内大长老——鸿影真君——亲自为三位重定名籍。”

“鸿影真君”四字落下,大殿内好几位水云宗长老呼吸微滞,目光不自觉闪动。那是对长青宗老一辈强者的敬畏,也是明白三位长老未来地位绝不会比在水云宗时低的认知。

三位长老更是神色肃然,齐声应道:“谨遵吩咐。”

他们的声音并不响,却稳重如山石,掷地有声。

此刻,大殿内的所有视线都投向三人,或唏嘘、或羡慕、或感叹,各有心思,却无人言语。

子言坐在座位上,神情仍然淡定。她只是目光平和地一扫,便将所有人的情绪波动尽收眼底。她像云端俯视山河,一切了然于心。

在这静默的氛围中,一旁的珑儿悄悄凑近子言,声音压得极低:

“姐姐……我们这一趟,也太顺利了吧?”

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敢置信,又有几分年轻人的敏锐直觉。

子言抬手,轻轻弹了下她的额头。

“莫言。”

珑儿摸着额头,小小地“嘶”了一声,却又赶紧吐吐舌头坐好,不敢再出声。

小主,

这一幕令大殿内凝滞许久的气氛再次柔和下来。万真君看见,不禁轻笑了声,紧绷的心绪也放开了不少。

半晌后,他深吸一口气,正色起身,衣袍落下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他面向子言,郑重拱手:

“今日之局能如此顺遂,全赖子言掌教与玄青真君之德行与宽怀。我水云宗铭记今日之恩。”分量极重的一句话落下。

大殿内所有长老同时站起,朝子言行大礼,动作整齐,声势惊人。

万真君继续道,语气沉稳,却满含诚意:

“自今日起,我水云宗愿重新与长青宗往来。先前之事……乃我宗目光短浅。还望掌教代为向玄青真君转达歉意与谢意。”

这番话,没有一丝敷衍,也没有推脱,反而像是卸下了多年的沉疴。

子言轻轻一笑,起身回礼,动作优雅自然,像清风拂过湖面,让人心中莫名安宁。

“诸位道友不必多礼。两宗虽各有发展,却终究同根同源,都是出自苍国长青一脉。万道友所言,我必如实转达于玄青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