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谁是爹,谁是妈?

前线加急的军报传来,李承乾接到之后,赶紧带着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马周几个心腹一起去甘露殿求见。

一看这阵仗,李世民就知道,是他日思夜想的前线军报传来了,当即一个弹跳起步,快步迎了上去。

“前线的军报来了?”

大臣们相视而笑,李承乾笑着解围:“陛下快些打开,大臣都等急了。”

李世民等的都失眠了,此刻自是迫不及待的打开,看过之后不由得抚掌大喝三声:“好!好!好!”

李承乾从皇帝手上接过军报,与同行的大臣共阅,内容很简单,大致意思如下:李世绩、苏烈兵分两路,李世绩破辽东城,苏烈破安市城,薛礼出奇兵,一路南下破建安、平郭、北丰、卑沙,兵戈直指石城。

按照进军速度,李世绩和苏烈等人进入高句丽境内不过二十来天,打出这样的战绩,的确了不起。

“玄龄,命有司拟诏,英国公次孙徐敬猷为襄城郡公,赐钱三十万。”

李承乾眸子微动,这个赏赐,赏的还真是有些微妙啊!

一般来说,长子长孙袭爵,所以李世绩的长子李震、长孙李敬业将来会成为下一任,下下一任英国公,所以没啥可封的。

所以,皇家加恩多封次子,譬如杜如晦功大,次子杜荷头上就有襄阳郡公的爵位。

按照常理来说,皇帝加封的对象应该是李思文,但是李思文在徐敬业反武的时候,誓死效忠武则天,最后被赐姓武。

对皇帝而言,且不说徐敬业是否真心拥护李唐,至少在李唐神器更易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站了出来,为李唐举大旗。

徐敬业起兵,败了不要紧,至少他鼓舞了李唐子孙,以及那些忠于李唐的大臣,为复兴李唐而努力。

金陵这个城市,有点儿分量在身上的,割据王朝很多,但大一统的长命王朝不多,有且仅有明。就算是明朝,朱棣奉天靖难之后,就直接迁都北京了。

明朝276年国祚,金陵真正意义上被当做首都的只有53年,勉强够上国祚的零头。

“陛下,英国公次子李思文尚未有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