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怀念这个时代的人,肯定不是那些普通民众。

而是在这个时代掌握着权力和享受着既得利益的人。

至少像陈大明父母这样的下岗工人,对他们来说,整个90年代都是一场噩梦,没有人会怀念这个时代的。

丁慧芳再三叮嘱陈建国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保住工作比什么都强。

而陈建国则觉得,现在正是为工友发声的一个好机会。以前他们找不到地方提出诉求,没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而现在有全国各地这么多的记者在,这时候说出实情,肯定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但是他也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那就是等于直接跟厂子领导翻脸。

工厂之前答应的工作,还有那些优厚的条件,肯定也就没有了。

所以陈建国一直处于深深的矛盾犹豫之中。

昨晚二孬的媳妇儿去找陈建国了,跟着一起去的还有几个工友。

他们觉得陈建国现在算是半个名人了,他说话应该管用。

他们想让国家知道工厂里发生的这些事儿,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看着二孬媳妇儿领着年幼的孩子无助的样子,陈建国心里很不好受。

走的时候他把家里那些慰问品,糖果奶粉,米面粮油之类的,给二孬媳妇还有其他工友们分了。

这些一起共患难的工友们的生活还处于困境当中,而自己一个人现在却又是赚钱,又是恢复工作。

享受了这么多的特殊待遇,让他感觉十分不安。

电视台的记者正在在病房里进行着解说,

“营救落水儿童的大洲县第二中学的学生陈大明,他的父母陈建国,丁慧芳都是国营麻纺厂的工人。良好的家庭氛围,养育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夫妻两个每个月一共有400元的收入,他们只是工厂普通的职工。”

在旁边的厂领导也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在新任厂长卢桂珍的领导下,现在我们厂里效益也逐渐好转了。我们打算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下岗职工重新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