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那不是星条国和北极熊国都还在实验室阶段的技术吗?"另一位科学家疑惑地问道。

"根本不可能!托卡马克装置的等离子体稳定性问题至今无解!"一位物理学家几乎是喊出来的。

面对这些质疑,李明远没有立即回应。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红色封套,上面印有"绝密"字样和一个奇特的烛龙图案印章。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封套,取出几张照片和一份薄薄的报告,然后将它们放在会议桌中央。

"这是蓬莱岛西北区新建的地下实验室,代号'烛龙'。"李明远平静地说,"过去八个月,我们在那里进行了十七次小型聚变实验。最近一次,已经实现了约1.2的Q值。"

Q值大于1!这意味着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已经超过了维持反应所需的输入能量——这是核聚变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里程碑,是从实验室玩具到实用能源的关键转折点!

科学家们蜂拥而上,争相查看这些照片和数据。照片上显示着一个环形装置,形似托卡马克但又有明显的结构差异,中央的等离子体呈现出令人心悸的蓝白色光芒。另一张照片显示了某种特殊的金属结构,看起来像是反应堆的内壁材料。

"这...这不可能!"一位核物理学家失声叫道,手指颤抖地指着数据报告,"托卡马克装置的稳定性问题根本无解!等离子体约束...第一壁材料...引发条件..."

"过去确实无解,"李明远平静地说,"但现在,有了。"

他指着照片上的环形装置:"这不是普通的托卡马克。我们采用了全新的磁场拓扑结构,解决了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根本问题。同时,"他又指向另一张照片,"这种第一壁材料采用了特殊的纳米复合结构,能够承受极端温度和中子辐照而不失效。"

科学家们挤在一起,仔细研究着这些照片和数据,有人惊呼,有人摇头,有人则陷入深思。

张部长感到头晕目眩,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太了解李明远了,知道这个男人从不说空话。如果他说"炎龙"工程存在,那它就一定存在;如果他说实现了Q值大于1,那就一定实现了。

但问题是——这怎么可能?